人到中年,是可以望两头的,尤其是三代人住在一起的家庭。
当“一个人犯了错,就从他的原生家庭找原因”的文章满天飞的时候,赫然发现,为人父母者,无论你怎么埋怨自己的原生家庭,你自己,也成了子女的原生家庭。
当你板着面孔,训斥自己的孩子不要看电视、打游戏,会损伤视力,以至于荒废学业的时候,一扭头,你的老父母正陷在沙发里,佝偻着背,津津有味地咂摸着抗战神剧。这不就是自己小时候,板着面孔训斥自己别看电视的父母吗?而现在,你做着同样的教育,而他们却成了反面教材。
孩子不服气,说外公外婆也在看电视啊,他们的眼睛就不要保护吗?
于是,你只能请求自己的父母,在孩子放学回家时,能够把电视机关上,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然而,你的母亲却还要指责你自己就没有带好头,天天看手机。确实,自己是天天看手机,但已经比几个月前要好很多,而且基本上是因为处理工作和短暂的休闲。你反问母亲,你看手机的时间比我要多得多,那么你在指责我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少看一些手机呢?
老母亲蛮不讲理地答道:“我很少看手机的,而且老都老了,看看又有什么关系?!”
当你三叫四叫都叫不动上小学的孩子去做作业的时候,不由地开始怒吼,老母亲又窜出来,说要对孩子好好讲,不要凶。你听了之后,觉得说的也对,便强压怒火,带孩子进房间。却不料还没进房间,老母亲便对着卧室大吼:“快点!出来洗脸!”那嗓门大的就像一阵雷,划破了夜的宁静,而那不过是叫自己上幼儿园的二宝出来洗漱。这是很稀松平常的事,因为老母亲嗓门很大,打个电话所有的房间都能听得一清二楚。老人愣了一下,也被自己的声音吓了一跳,反应过来后,忍不住笑得蹲在了地上。
我却觉得一阵悲凉。
今天为了无线网络的事情,老母亲的情绪又失控了,歇斯底里地仿佛要哭出来。幸好父亲的情绪一直平稳,任由她说,偶尔为自己申诉几句。
为什么很多人,懂得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在我的老母亲身上,深刻地反应出这种矛盾。大学本科学历的副县级退休干部,晚年的生活过得还不如高中毕业的工人,也就是我的父亲。你总能感觉母亲精神世界的焦灼和愤懑,而父亲却是平静如湖水,还总是笑眯眯的。物质可以拿钱来买到,而精神世界的富足和安宁便只能靠自己修炼了。
我觉得,情绪平稳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就无法过好自己的一生,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就是无法克制住自己的怒火或狂喜。没错,脾气大的人,开心起来也是哈哈大笑,那笑声都能从门缝里钻出去,传得老远。
悲哀的是,我很反感这种无法控制情绪的性格,却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下来。
以至于我经常在辅导大宝做作业的时候情绪失控,忍不住发飙。但我每次发完火便会紧紧地抱住大宝道歉,问她能不能原谅我。
昨天大宝因为作业的事又让我气愤难抑,便把她训了一顿,然后说今天就不再帮她辅导作业了。然而大宝却不断的撩我,先是丢一块橡皮,被我麻利地扔进垃圾桶。但她又接连不断地扔橡皮和铅笔套,一个接一个,我努力绷着的脸,终于情不自禁地被她逗笑了,逗笑了之后总不能再装酷,只好提前上演和好的戏码,我向她伸出双手,揽她入怀。跟她道歉:“妈妈真的不愿意发火,妈妈得跟你道歉,以后一定要忍住。”而大宝的回答让我惭愧又颇感欣慰:“妈妈,我比你耐心要好一点吧。”
是的,无论你多么想远离原生家庭中那个让你讨厌的特质,但他会如影随形,甚至这幕情景剧会在你面前天天上演,一如你的童年时代。但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人父母的,是不是能克制住那个潘多拉魔盒,不让情绪的魔爪掌控自己,以一种平和的生活状态,给予孩子一个安宁的原生家庭呢?
需知,言传重于身教。
当你打骂孩子时,事后的忏悔是不管用的,你应该在事前就控制住自己,温和地对待孩子的一切,包括他的错误。有感于9岁男孩被亲妈打死,写下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