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记载,阳明先生的弟子陆澄被一件事困扰许久,就请教:平时静坐修心用功,总觉得自己的精神力量异常强大、心性异常坚韧,即便遇到什么事,都可以轻松解决。可现实中一遇事就蒙了,真是烦躁。
我们是不是也和陆澄一样有相同的感觉,平时感觉自己无所不能,甚至会在大脑中假设无数场景,自己英明神武、举重若轻,并收获所有人一致的好评,而且看书、影视的时候,事不关己,还能替主角想出合适的应对,但事到临头,还是手足无措,大脑短路,事后再回想,还经常懊悔“我当时应该那么说的呀”“我当时应该那么做的呀”。
对此,阳明先生的回答是:“心性须在事上磨,做功夫,乃有益。”
读书明理,总要落在实处,为什么道理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是缺在事上打磨心性的过程。我们大脑中经常会构想无数场景,自己该如何应对,这本身没有问题,参谋室里的兵棋推演就是在推算可能性,脑中构想如果在现实中真的发生,当然可以从容处理。所以我们在幻想的时候,不妨围绕实际的境况设想,比方说,明天有个主题演讲,就可以在脑中演算可能出现的状况,并做准备,准备充分和臆想的区别就在于落到实处。当经历的事情多了,自然会在脑中留下印记,再次遇上当然就会从容不迫,纷繁琐碎的具体事务中打磨自己的心性,“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沉着冷静,就会有大将之风。
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修心做事、内圣外王、出世入世融为一体,在俗世中修行,以心体光明来实现自我价值,“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事务打磨目的就在于练心!
我之前文章曾引用过一首颇具禅趣的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阳明先生幼时立志成圣贤,少年时就独自游历边关,好兵书战策,又出入释道,终归心学,先生的思想、一生所学皆来源于生活、实践,这些都来源于他自小便立定的“成圣贤”的大志。他也曾作过一首意趣相同的小诗:“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惟有挖掘出来内心的力量,才可能获得世俗的的成功。
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蕴含着巨大的潜能,不管是阳明先生所说“人人可以为尧舜”,亦或是佛家“人人皆有佛性”,都在不向外寻,只往内里去。我曾数次引用阳明先生临终遗言:“此心光明,夫复何言”,内心一片澄静,足以光耀古今,又何必多言!
只有自己内心最渴望的东西,才有可能实现,如果内心缺乏那股一往无回的执着之气,那么实现的可能就会大幅降低。每个人的人生是由自己和外界多重维度共同决定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事情,可以说都可以在过去的某一处回溯到来路,都是自己种下的因。
决定人生走向的确实不是自己完全可以把握的,然而改变命运的可能只有一个,就是我们内心的力量,内心的执着和欲望可以在最大限度改写现实中的人生。
苏东坡在《晁错论》中有极为精彩的论述:“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想要做成一件事情,首先就要有倾尽所有的决心,愿意付出比所有人都强烈、甚至粉身碎骨的激情,这才是至关重要的。真的想干某事,不是说说就算的,所有人都在看你是不是真的下定决心、不计万难的前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相信你是认真的,才能汇聚更多的人才。
阳明先生并不是像一般读书人坐而论道、皓首穷经,而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在现实中打磨修行,所以才有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做事之前,想好了,一旦开始,就容不得左右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