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女儿和其他几个同学参加了由资深的高级物理老教师——张若明老师主理的初中补习课程。
张老师拥有五十年的初中物理教学经验,首创“情景式实践型”物理教学,将各种物理实验带入课堂,让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直观的接触物理现象,从而更加直接的接收到课本上物理知识点。
张老师的课可以用六个字形容:直观、深刻、生动!参与的同学获益自然匪浅!
还记得上周的课后,张老师照例布置了一道实验作业,让同学们课后去做。实验的要求如下:
实验材料:水桶、空矿泉水瓶、乒乓球
实验准备:将空矿泉水瓶子的盖子去掉,将其底部剪掉(注意不要留下毛刺,以免容易割伤手)。水桶内注入适量的清水。
实验步骤:1、将乒乓球放入空矿泉水瓶内,并使其静止在瓶口处;
2、将清水注入空矿泉水瓶,并观察乒乓球的状态;
3、用手按住瓶口,并观察乒乓球的状态。
大家有兴趣都可以在家也实验一下,蛮有趣的。
当然,具有基本物理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步骤2里,乒乓球压住了水瓶的瓶口,同时注入瓶中的水也压住了它。由于力的平衡原理,乒乓球此时是在瓶口处静止不动的。同时,水也不能从瓶口流出。
步骤3里,用手按住的瓶口,使这一力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水也流动到了乒乓球下面。于是,在水的浮力作用之下,乒乓球就“biu~”的一声,飞速的冒出了水面!
我看了自己女儿的实验过程,基本和我上面描述的差不多。
这让我想到,我们中的不少人,尤其是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三十岁以上这批人,生活的现状不也像这水瓶里的乒乓球一样吗?
家-工作-家……三点一线式的单调重复,日复一日。让我们的理想、激情、热情都被这种无聊、懒散消磨殆尽!我们就像那呆在瓶底的乒乓球,压覆其上的清水,则像压制着我们的种种来自生活、工作的压力。使我们如泰山压顶,动弹不得。
但是,更多的人却是安于呆在瓶底的现状,“享受”平静,说难听就是“不思进取”。或许我们能够突破禁锢,改变自己,勇敢地按住瓶口打破平衡,水底的小球也可冒头飞升!
(日更写作【500字】77/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