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我们说到就说服别人而言,我们不应把语言(图像)看作是传递概念的手段,而应该把语言(图像)视为一种影响机制,视为诱导信息接受方达到认同或做出行动的手段。
运用语言,引导对方把思路转向对我们有利的领域,这些领域里有着有利于我们观点的联想,从而使我们得以达成自己的引导目标。
而引导联想的工具就是比喻,一个简单的比喻就能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要问李煜心中有多少的哀愁,这也太抽象了,完全无法感同身受的理解。我们不是诗人自己,怎么能够如此的共情,完全体会到诗人的内心苦楚呢?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向东流,永远不停歇。我们瞬间明白了,生动又形象。
除了语言,图像也能让我们产生联想。看到下面这个图,我们能想到什么?
我们一定能联想到这个车,皮实耐用,稳如泰山。犀牛和车有什么实际关联吗?
完全没有。
但是他们却又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的特征,那就是:坚固,稳定。那么为了凸显车的坚固稳定,就可以把车上这个特征上延伸扩展,用犀牛的特点来表达车的特点。
用已知的B的特点,来凸显强化我们想要表达的A的特点,从而改变人们的意愿。
然而比喻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前面那个汽车的例子里面,犀牛的标签固然能够很好的体现车的稳固,但是却也隐藏了车所具有的的其他特征,从而对我们产生误导。
比如看到犀牛,我们会不会也同样会联想到这个车的速度没有办法开的很快呢?
那如果想凸显车开的快这个标签怎么去做比喻联想呢?
也很简单。
同一辆车车通过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能够给我们完全截然不同的两种感知。一种是皮实耐用,一种是速度快。
然而,车的框架变了吗?车的发动机变了吗?车的轮胎变了吗?
都没有!
通过比喻联想,我们虽然能够更好的感知这个世界的规律和特征。
但这!也同样也加剧了我们产生偏差的概率。
我们是如何被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出我们也许并不需要的选择的?
我们用于理解现实世界的很多比喻,都是基于我们的身体在物理世界中的体验。身体体验是基础,心智体验建立在其上。
因此,我们会使用比喻来理解抽象概念,这就造成了某些观念的交织融合。比如,社交层面的温暖和身体层面的温暖在我们的心智中被交织在了一起,以至于身体上的温暖感会激发我们产生出社交上的温暖感。
寒冷的冬季,一杯热的咖啡,不仅仅让我们能够在身体上感觉温暖。给我们递咖啡的人,我们也会觉得他是一个很和善的人。
神奇的化学反应发生了,如果递给我们咖啡的人是一名销售员,我们就有更大的概率购买他所销售的产品,不论我们是否是否需要。
卖保险的人,给小王介绍产品。销售很卖力,介绍的天花乱坠,小王不为所动。因为我们每个人很早就知道对冲风险这个道理,却没有很好的直观理解,没有动情,当然不会为此买单。
销售把所有的窗帘拉上,所有的灯关上,房间里面一片漆黑。这时候,销售突然点亮一根蜡烛,灯光照满房间。销售说:这就是保险——黑暗中,他能够给你带来光明。
小王掏出了自己钱包。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用物理的重,来显示奖项或者函件的重要;用很重的碗,来显示事物的分量足;用颜色的红,来表示饭菜的辣度;用老乡/同学,来体现陌生人的亲密……
一切能够让人产生联想的标签,都能够产生行为的干预。
哪怕,函件还是那个函件。
哪怕,二两面,还是二两面。
哪怕,饭菜还是放了那么多辣椒。
哪怕,两个人也才是刚刚认识。
知道了如何被潜移默化的影响,知道了如何学习知识,知道了认知世界的方式。
在面对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的时候,我们也能尽量做到: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