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每个人生活所需要的物资全靠自己亲手制作,完全自给自足,大家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安心地活下去。
在远古,人的需求很简单,主要是解决吃饭问题,但随着文明发展,吃饱了的人很自然会考虑衣服是否暖和、住的地方怎么才更舒服,顺便还要搞点艺术,提高一下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但要一个人把这么多事全干完,挺难的,毕竟人各有长短(国家也是),既然你擅长打猎、我擅长做饭、他擅长搞艺术,还有甲乙丙丁擅长其他东西,要不我们分一下工,每人负责一一个方面吧,这就是社会分工的开始。
分完工,那就干吧,干完,产品和成果大家交换就是了(以前的部落首领会统筹),但总是以物易物太麻烦了:例如某天你想去换点什么回来,你就得扛着自己生产的物品出去,如果你生产布匹,你就扛着几批布;如果你是打猎的,你就扛着几斤肉;如果你是采矿石的,你就载着几车石头;如果你是生产肥料的,你就。。。。。。(当然,在以物易物的时代,很多商品都没流通)
又例如:你的水果急着换出去,想换一点肉来回,但所有人现在都不缺水果,或者只愿意给你棉花,现在又是夏天,水果再不换出去就要烂掉了,你也只好接受现在用不到的棉花。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一般等价物,现在主要是钱(古人有用过贝壳、贵金属等做一般等价物,),相互交易只需要给钱就行了,我可以夏天卖了水果换钱,然后冬天再用钱买碳买棉花。至于钱怎么来?你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换钱就行了(当然,现代搞钱的渠道变多了,你可以打工,或者。。。。。。),这就是货币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