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从2016年的泡沫爆发到2017年的黯然平淡,VR本身从没有受到人们主观的影响,始终按照自身的内在规律进行演进,如果想要得知VR爆发的时间或事件,首先要了解VR的内部发展规律, 为形象逻辑的表述发展轨迹,首先以PC在中国市场的价值演变为辅例:
第一阶段---方向和启蒙
在国家前瞻性的政策和媒体的推动下,PC机90年代在国内出现,少部分企业和家庭用此学习DOS或体验数量有限的游戏,此阶段为PC普及和市场的启蒙,PC本身没有具体的使用价值,市场价值极为有限。
第二阶段---工具和效率
随着电脑硬件价格的降低和win98及相关office等内容的出现,PC因为可以增加办公效率而在企业中逐渐普及,这一阶段PC演变为一种效率工具,其市场价值逐步扩大。
第三阶段---联网和免费
2000年前后,伴随互联网的普及,在诸多免费软件的推动下,形成了社交、影视、游戏等众生态,互联网下的PC价值剧增,彻底引爆C端市场。
PC始终是一个硬件,随着外部配套和内容工具的丰富,他的价值也在发生着剧烈的演变,现象和矛盾在不断变化,但事物的规律是不变的,纵观现阶段的VR具有如下的特性:
缺乏实用性,只是附属品
目前的VR处在市场的启蒙初期,VR本身除了发烧友购买体验,并没有具体的使用价值,因此,现阶段的VR定位应为附属产品。当前国内大量VR线下体验店倒闭,部分原因是VR匮乏的价值无法主动导流人们消费,因此VR线下体验店要被动依仗传统的商业人流。未来,随着内容价值的提升,消费者也将逐步增大对VR价值的认可。
入门看硬件,爆发看盗版
价格是VR进入C端的关键要素,当VR价格在2000元上下,便有机会进入到大众消费者的视野中。但拥有硬件只是第一步,回想普及PC的功臣,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免费和低价的盗版软件,未来,VR爆发的指标,只要关注淘宝上有没有卖家通过销售盗版VR内容成为钻石商铺,即可推断出VR是否爆发。
刚需的内容出现
PC和移动的时代,虽然游戏、社交、视频都很火爆,但通吃的大赢家仍是制作社交软件的公司,因其作为最大的流量入口可以掌控游戏和视频的分发,facebook和腾讯都是起始于暧昧,发迹于社交,爆发于移动。即便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视频弹幕,也是互联网背景下,人们无聊的自我彰显和抑制不住的社交需求的产物。VR是诞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科技,一旦爆发,VR的社交平台仍会迅速聚客,并将VR游戏、VR视频、VR教育等内容纳入它的旗下分发。
虽然现在的VR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但其独特沉浸的感受加上互联网,进入C端后将在极短的时间内迸发出巨大的内容需求,因此VR企业应把握规律发展脉络,在正确的方向上提前做好积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