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
孔子用简单的几句话概况了自己的一生,为后世树立了学习的楷模。
对于普通人而言,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与之匹配的眼界见识,在农村就有这样一句俗语“男过五十五,莫管二人物”,究竟是哪些人不能管呢?管了又如何?
第一种莫管的人物:“卑鄙小人”,孔子曾经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尤其是面对卑鄙小人,一定要把握分寸。
尤其是过了五十五的普通中年人,这个时候自己个人上升空间有限,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如果逞强娶管教“卑鄙小人”,妄图让卑鄙小人改变恶习,化身为正人君子,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甚至,很有可能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因此,男过五十五,卑鄙小人不能管!
第二种莫管的人物:“睚眦必报”的人,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意见不同的事情,但是秉持着“对事不对人”,争论之后也就一笑而过了。然而,一些人小肚鸡肠,甚至睚眦必报;遇到这种人,一定要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
如果强行管教“睚眦必报”的人,那么你的好心善意,很有可能被其误解为“打压”,进而甚至会被他恶意攻击。男人过了五十五,即将进入退休的年纪,这个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恶人自有恶人磨”,不该管的人不要管。
所谓“男过五十五,莫管二人物”,其实与孔子的这句话“五十而知天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便是普通人,到了五十五的年纪,见过风云变幻、品尝过酸甜苦辣,心态一定要非常平和!
综上所述,“男过五十五,莫管二人物”,并不是教导我们“不作为”,而是警示我们不能“乱作为”。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早已养成的性格绝非朝夕之间就能够翻转过来;所以中年男人不仅需要量力而行,更需要谨记心中!
人们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当中,首先要学会如何辩解居心叵测的小人,以及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的人,擦亮眼睛,认清这些人的本质后,要尽量远离他们,避免被这两种人所害,如此才能越来越顺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