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王小波先生的影响和启发,我曾有阵子也很喜欢看《唐宋传奇》,并对里面的传奇故事暗里着迷。
传奇,顾名思义,就是传述奇人异事的意思,而且是这件事越玄乎越好。有史可考的最早传奇据说是六朝的志人、志怪之作,而且多数是道听途说之作,也不论真伪,只注重故事是否足够离奇,也诞生了一些志怪小说中的精品,比如《搜神记》《世说新语》 等。后人盛赞唐宋时的传奇时,喜欢批评六朝的志怪一味追求所谓的实录,缺乏创作的意识,风是风雨是雨,没有听到风而想到雨的浪漫意识,加之篇幅又小,被视为粗陈梗概的劣品。
它听起来更像是一种特属那个时代的纪实文学,非常诚实地记录听到的故事,尽可能不添加任何油醋,作为对说故事者的尊重。
到唐朝时,志怪小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开始展现出黄金时代的迹象。评论家认为这都得益于唐朝人有了很强的创作意识,他们不仅搜奇记逸,而且把目光放到一些当朝的名人或前朝的名人,甚至是身边的人身上,围绕Ta们杜撰一些耸人听闻的故事。和六朝的志怪不同,唐朝的小说家们开始使用一些婉转华丽的辞藻,为行文添色不少,这也正是有意识去创作的表现,而六朝的故事记录者们由于缺乏创作意识,一旦愿意讲故事的人都死光了,他们也就无可奈何了。
从这里也可以反应出一个事实,那就是六朝的人很会讲故事,大家也爱讲故事,听故事的人觉得这些好故事就这么失传了太可惜,于是就记了下来给后人保留一些好故事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没想到发展到了唐宋时期,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没人讲故事了,有些故事也就失传了,大家只好去瞎编。当然,这很可能只是我的一派胡言。
我只想是表达,作为一个听故事的人,无论是六朝的无意识创作,还是唐宋的有意识创作,它们之间并没有高低之分,我们只关心这是不是一个好故事,而不是这个故事是不是用脑子和右手写出来的。
《古镜记》的作者是王度,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干的事情几乎都和文字有关。他写的这个古镜据传是当年黄帝铸造的十五面镜子中的第八面,里面住着一个叫紫珍的镜精,龙头蛇身,朱冠紫服,法力无边。
这面古镜辗转多人之手才落到了王度的手里,文中提到的就有侯生、苏绰、苗季子等。这面古镜是这样的:
镜横径八寸,鼻作麒麟蹲伏之象。绕鼻列四方,龟龙凤虎,依方陈布。四方外又设八卦,卦外置十二辰位,而具畜焉。辰畜之外,又置二十四字,周绕轮廓,文体似隶,点画无缺,而非字书所有也。
这面子不仅相貌如此奇特离奇,还能驱除百邪。它先是让老狐狸现形而死,后是打杀一只蛇精,这条蛇精形容古怪,紫鳞赤尾,绿头白角,额上还有一个“王”字,还能治病。后来他弟弟弃官出门远游,用古镜护身,一路上杀死了龟精猿精鱼精鸡精鼠狼精鼠精壁虎精等。
出游归来后不久,只听匣中悲鸣,其声纤远,俄而渐大,若龙咆虎啸吼,良久乃定。开匣视之,即失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