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的文章都是围绕写作、健康方面的,今天读了一本书《跑步治愈》,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很多知识和理论背后的逻辑都是相通的。当一件事情自己亲自干成功了,能够从这件事情中总结出相关的理论之后,就能够迁移到其他相关的事情中。
比如,坚持日更公众号已经 52 天了,我利用打卡软件,把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写进去。目前需要每天打卡的小任务已经有 15 件了,其中包括早起喝温水一杯、早起吃维生素片、每天走路 15 分钟、阅读 15 分钟、朋友圈分享公众号文章、日更公众号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打卡的事项已经养成习惯,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我已经养成一个固定动作,早起之后就打开打卡记录,完成一件事,划个✓。每天的小任务积累下来,都是满满的成就感。
想让自己坚持做一件事情,爱和鼓励也是非常有效的。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从容易实现和完成的小目标切入,练习一段时间后,在上个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一点难度,就如同爬楼梯一样,持续不断有节奏的增加难度,小目标的实现,最终保证了大目标的实现。
《跑步治愈》中写到,习惯形成有套路可言。这个套路指的就是“GROW”模型,这个模型其实指的是:目标、现状、选择和行动意愿。
书中讲到的逻辑和理论是可以迁移到工作和生活中其他的事情上。
关于写作这件事情,首先我找到了自己写作的真正目标,其实就是想在写作中找到价值感和成就感。我希望自己分享的文字是有力量的,有影响力的,就像老师讲课一样,能够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和帮助到大家。当我想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就能够有无限的动力和激情去写作和分享。
接着分析一下自己当下的状态,我已经开始写作了,也在公众号、今日头条、小红书上进行分享了。只是现在写的内容和方向还是不太聚焦,有些散。粉丝也不多,没有太多的支持和肯定。
关于当前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需要自我肯定和坚定信心,相信自己写作是正确的方向,只是需要不断调试,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成绩。其次,我还是需要分析目前的问题,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如果不做分析和调整,将会导致,我的写作就是自说自话,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成果,无法为其他人提供价值和影响。最后,我计划每周六分析一周的写作内容、相关平台的数据,及时调整方向。同时写作的内容还是要不断的聚焦在几个关键的领域:传感器、产业园、终身成长这三个方面。写一段时间就得回顾一下,看看自己的写作是否在主线上,同时还需要学习一些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课程和书,提升文章的水平
最后一步就是行动计划了,有了方向和目标,接下来就是把任务分解到很细的每一步。如此操作一番,写作习惯就可以养成了。
经过自己亲自实践一番这个路线,总结经验教训,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实操一下,培养跑步的习惯,还有培养孩子写作的习惯。
《习惯的力量》中提到一个理念:“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当我们理解习惯养成的链条后,就会不断复制好的习惯,去替代掉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