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朋友强推我去看美国作家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一书,这本书讲的是如何提高沟通技巧,如何在日常交往中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今天正式开启了这本书,看了第一章「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的chapter01,这本书在每一个chapter结束都会点明在这个小节里所要教会读者的一个原则,而我今天所读到的第一个小原则是“不要批评、不要指责、不要抱怨”。
作者主要是通过列举一些真实案例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时不同的态度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同时向读者建议一些更周到的处理方式。在第一节的开头,作者列举的是很多因杀人、抢劫、盗窃进监狱的人,在评价自己的时候都普遍的认为自己从没做错过什么!他们都坚信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不应该关进监狱,通过这个例子来引出下文:“像监狱里关押的罪犯都认为自己什么都没做错,那么我们身边的人是否更是如此呢?”然后作者分别讲述了三个小故事来对应文章要告诉我们的三个原则。
首先关于“不要批评”的原则列举的故事是:乔治•约翰斯是一个工地的安全管理者,监察工地上的工人们有没有戴好安全帽是他其中的一个职责,每次发现有工人没带安全帽,他都会很凶的勒令工人戴好帽子,结果这样监管的效果并不好,很多工人都是表面性的戴一下,等他一走就立马脱掉了帽子。后来,约翰斯发现又有工人没带帽子的时候,他不再用很凶的态度对他们,而是会心平气和的和他们沟通,问他们是不是因为帽子不舒服还是尺寸不合适。他发现这样一来,员工的抵触情绪变低了,违规的情况也减少了。作者就告诉我们一味的去批评是徒劳无益的。
关于“不要指责”,作者列举的是罗斯福和塔夫脱两位总统之间发生争吵和总统林肯对于将军米德违背他意愿没有出兵的例子,1908年,塔夫脱在罗斯福的支持下当选了美国总统,但是当罗斯福从非洲回到美国之后,他对塔夫脱的执政方式产生了,并公开批评了塔夫脱的保守主义,还亲自角逐了第三任总统。事后,当塔夫脱被人询问面对罗斯福的职责时,他是否对自己的执政方式有内疚感?塔夫脱回答并没有,他一次次的为自己辩白,并含泪重申“我不认为自己哪儿做错了”。1863年7月1日,葛底斯堡战役爆发,7月4日晚,罗伯特•李将军的部队一路向南溃败,被暴雨中愈加汹涌的波托马克河挡住去路,面对李将军这种前有湍急河流,后有追兵的绝境,林肯发电命令米德将军立即出兵把李将军拿下,结果米德将军竟违背了上级的命令没有出兵,以至于河水位下降,李将军趁机率军逃走了。后来林肯写了封信想批评自己的下属米德将军,但这封信并没有被林肯总统寄出去,他认为事情已经发生了,即使把信寄出去,发泄了自己的情绪,米德将军也一定会为自己辩解,这样便会引发不愉快,甚至还会导致米德将军辞职。这两个例子,作者就是想告诉我们,事情已经发生了,批评徒劳无益,于事无补。
关于“不要抱怨”,作者举例马克•吐温经常爱发脾气,在信中写下尖酸刻薄的话,他曾经写信给编辑,抱怨校对改他的标点和拼写,并命令说“照着我的原稿把这件事解决,务必让那个校对的的建议烂在他那装满糨糊的脑子里”,写完信发泄之后,他的心情舒畅了很多,但信被他的妻子藏起来了,没有寄出去。
作者在书中的一段写到“你是否也曾想过教训或者改变别人?我全力支持你。不过,为什么不从你自己开始呢?自私一点说,改变自己远比改变他人令你受益更多,并且风险更小。孔子曾言:“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证人何?”。我想起自己经常因为脾气不好爱对好朋友发脾气,讲气话,虽然自己发泄了,但给好朋友造成了伤害,为何在发脾气之前不可以试着去改变一下自己,多换位思考呢?努力让自己按这三个小原则为人处事,做到“不要批评,不要指责,不要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