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科恩在《德鲁克的十七堂管理课》的第三堂课中提到当一个宇航公司的高管学员在谈到该公司通过“成功模型化”而使公司一直在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时,德鲁克告诫高管学生们:无论什么组织,如果墨守以往的成功经验,必然导致未来的失败;如被竞争对手出其不意地赶上了,组织必须愿意立刻抛弃以往成功的经验;更重要的是,组织应该假设,革命性的变革最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组织应该采取行动,主动采取革命性的变革,来创造自己的未来。
阶段性从战术上将成功模型化是可行,但从长远发展和公司战略层面来看墨守经验,将成功模型化是致命的。这样的案例在全世界比比皆是,如马车被汽车取代,铁路运输被航空运输取代,福特的单一黑色T型车市场领导地位被通用多元性汽车取代,相机和胶卷行业霸主柯达被数码相机取代,诺基亚手机被苹果、三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取代,都是因为这些产业和组织墨守成功经验,不愿意进行变革。这一切说明如果我们躺在过去成功模式的舒适区,终有一天我们会被革命性的产品和服务取代。
然而,“成功模型化”是令人如此的痴迷和陶醉,大多企业和个人都无法看到未来的变革。就如我们跑步至1000到2000M时我们会遇到第一个生理极限,这个极限让我们感觉非常不适,感觉心快要跳出来,呼吸跟不上,嘴大口的吸气,甚至胸口痛,腿也迈不开,整个人感觉特别难受,还会怀疑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出了状况,不能再坚持下去,这时更多想到的是放弃。这个极限就是我们的天花板,不容易去突破,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的体能到了极限,如果继续就会崩溃,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回到原来的舒适区。每次跑步遇到第一个生理极限,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放弃,周而复始,就形成了我们的成功模型,也就是每次跑步我们就只能跑1000M多一点,无法达到锻炼的目的。
但是,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个舒适区会让我们永远无法突破,能觉察到这只是一个生理极限,并认知到突破后将会有一个更好的体验和舒适区,我们就会坚持跑下去。我亲自体验过,当我坚持跑过2000M,挺过了第一个生理极限,我至少还能跑3000M,而且后面的呼吸很畅通,腿也感觉很轻松,胸口也不难受。也就是说跑过了生理极限,我们就会迎来新的一个生理的舒适区。
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当取得一定成功后,管理者便会依靠以往的经验来管理和决策,当组织迎来每一个生理极限时,如果不能抛弃以往的成功经验,主动变革,那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淘汰。如商务旅客是航空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航空公司只是根据过去成功的经验极力去研制更经济更快的飞机,而没有思考商务旅行的驱动因素是与客户面对面沟通,那么当通信技术发展到可能通过视频技术实现三维立体面对面的商务洽谈效果,那么商务旅行就变得多余了。因此,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在未来的竞争中对手并不是经济高效的飞机,而通信技术会革了他的命。
可见,任何行业和组织都不能墨守成规,淌洋在“成功模型化”中睡大觉,作为个体的人也一样,我们不能一直在自己熟悉的区域舒服去睡觉。特别是企业的高管不愿意放弃自己既有的权力和资源优势,凭借经验和权力进行决策,终将组织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如果我们永远无法突破自己的天花板,就像跑步一样,不突破生理极限,走出舒适区,就无法到达另一个高度,也无法达成更高的目标。只有像鹰一样不断地磨掉自己的喙,换掉指甲和羽毛,经过五个月的煎熬才能重生,再活三十年,组织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