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份在欧美地区上映的《亨利之书》(The Book of Henry 2017),如今国内流行的电影评分网站-豆瓣的评分只有6.8(最高5星10分制),而国外的Rotten Tomatoes(烂番茄)的评分只有3.5(最高5分制)。综合两大评分平台的评论,可见毁誉参半,最大的吐槽点是剧情的设计。《亨》的剧情是否如大部分观众所述的不堪?本人看过后,总结出一句话的个人感受。
“该影片最大的价值就是看完后,情感得到最大的宣泄,而身体的第一反应却不是去找BUG。”
为什么这样说?正如观众所言,影片的类型、剧情是多变且混剪而成。比方你以为看着的电影是爱情片,突然画风变成科幻片,当你慢慢接受这就是部科幻片了,画风再一次跳跃成伦理片,而且还是悲剧形式的。
一般这种大开大合的跳跃式影片,通常是种极端,要么给人臭骂,要么收获大赞。本人觉得导演(特雷沃罗)把每种类型的节奏处理得恰到好处,刚把观众胃口吊足,马上就来一个180度的反转,最后结局补上个happy ending。已经遭受饱虐的观众的情绪,可以带着遗憾回归平静。
正如我观影时,刚被亨利的智慧和哈德逊山谷的优美风景惊艳到的时候,剧情来了个反转,正面感受一个母亲丧儿、弟弟失兄的痛苦、无助和彷徨,紧接着像占士邦007上身般特工的生涯,最终母亲凭借儿子留下的手札,按里面的指示,继而走出灰色的阴霾,迎击反派大boss。
而母亲狙击大boss这段,是最精彩的部分,快节奏的画面、芭蕾舞曲、音乐、鼓点、平行交叉的手法,组成了一段紧张而闪亮的华彩。
观影完毕,收拾了心情后回想,原来影片伊始已将主旨透露。课堂那幕,亨利对遗产这一话题,做了个人的见解,“遗产是我们有幸拥有的人和能留给他们的一切,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活在当下。”这伏笔埋得很好,好得让人不为意,这是对有心人的献礼,当抛开影片的不足,把镜头语言、配乐、导演、演员拆分解读,回顾影片的时候,才浮出水面。
本人知道《亨》的演员阵容不算弱,美剧《绝命毒师》(Breaking Bad Season1 2008)、《穹顶之下》(Under the Dome Season 2013)可以看到反派boss格伦的身影;女主苏珊则饰演过《双峰》(Twin Peaks 2017)、《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 2001)、《致希斯 莱杰》(Heath Ledger A Tribute 2009)这些豆瓣上评分不低于8.5分的影片。
影片的音乐制作人更是难得,制作过《寻梦环游记》(Coco 2017)、《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1)、《奇异博士》(Doctor Strange 2016)、《玩具总动员之惊魂夜》(Toy Story of Terror2013)的音乐鬼才Michael Giacchino。
综上所述,这部影片值不值得一看,那就见仁见智了。我口水都说干了,绝对是大力推荐啦。
题外话:对剧情编排有异议的各位,不妨设想,一开始出现在镜头里才11岁却闪耀着天才光芒,已经无所不能的亨利如此强大,剧情再往下走,可塑空间有多大?个人形象已经定格,“年龄:11岁,天才”,所以亨利必须得写死,但死后却能预知事件走向,并加以干涉指引。这种高智商的人物性格,与《电锯惊魂系列》(Jigsaw 2004)类似吧。就连道具录音机也是卡带式的,难不成特雷沃罗在致敬Jigs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