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如烟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金代诗人元好问的《雁丘词》,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对殉情大雁的追祭与哀悼,那种对它们相爱相守的深情赞誉与无限惋叹,跃然纸上。这是一阙对爱的吟咏,缠绵又悲鸣,这是一阙对爱的歌颂,无奈而伤情。
世间诸情,如果能相濡以沫共度人生,一定是爱的最好进行。只是这世间诸情并没有定式,生命里也总会有太多出其不意的设定。
“一见杨过误终生”这是郭襄对杨过的痴恋,她15岁在风陵渡与他相逢,当即为他豪迈而洒脱的英雄气质而拜服,情窦初开而又专情执念,她把最美的锦年都用于了对杨过的寻访与等待。人到中年,她突然顿悟便决然剃度,创设“峨眉派”,青灯古佛渡尽余生。她给自己的一名弟子起名叫“凤陵”,这或多或少是对红尘情歌的怀旧与追思。苦情而专情,眷永里流露的缺憾,似乎是生活哲学的印证。
李莫愁,终南山下的活死人墓,她以为那是她毕生的居所。只是在秀美而怀春的时刻,她在清清河畔与陆展元相逢,爱而不得的愤懑,爱而不得的伤痛,由此引发了她毒辣而残忍的性情。一方娟帕,几多柔情 。她说服自己,冲破当时“男女授受不亲”的礼俗为陆展元疗伤。陆展元也对天盟誓,自己必会禀明双亲迎娶佳人。于是,李莫愁一汪春水满是相思。她为了爱情,不惜背上“背叛师门”的恶命。一路辛苦跋涉,却只换来了物是人非。那个曾经对她信誓旦旦的多情公子身旁已然有了璧人同行,她叫“何沅君”。她无法释怀,也便转了性情。至此,武林江湖只知“赤练仙子”而再无李莫愁。她因爱生恨,毒如蛇蝎。她一生杀人如麻又一生为情所役。最后身中情花剧毒而纵身跃入燃烧的情花丛,她至死犹歌“问世间情为何物 只教人生死相许”。一念之间,地狱天堂,唯留嗟叹,几多唏嘘。爱是两情相悦而绝非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两个痴情的女子,两种截然不同的爱的结局。前者顿悟,开宗立派扬名天下,后者心系执念,一生杀戮沾满鲜血。
我想,最好的爱首先应该是慈悲。无论你遇到自己爱的那个人还是爱你的那个人,无论对方是红玫瑰还是白月光,有爱才能谈爱,懂爱才能会爱。
愿那些虚妄之爱只在虚拟而不在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