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试想,在一个晚春时节,一个衣着华贵,却倍显落寞的翩翩中年男人行走在花间,眼看着,姹紫嫣红的花儿已经凋零,春光就这样匆匆而过,娇艳的花儿怎经得起这朝来的寒雨晚来的风呢,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中年男人低下头,这就要凋零的花儿还带着晶莹的雨露,恰似美人的胭脂泪,男人顾影自怜,不禁也引泪自叹,何时才能和娇艳的花儿再度相会呢,人世间,有太多令人遗憾的事情,就像那东逝的江水,永无尽头。
这是南唐后主李煜,在南唐灭亡,被俘北上,留居汴京时写下的。那时的他,待罪被囚,“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生活在极大的痛苦之中。世间恐怕没有一个人能体会到他那巨大的痛苦,含着金钥匙出生,却不曾想,这把金钥匙却幻化成了一个巨大的桎梏,压得他不得呼吸,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本该是童年无忌、年少轻狂的年纪,却因兄长的无端猜忌,生活得小心翼翼;
本无意皇位之争,却被无心插柳,被迫成为一位年轻的末代后主;
25岁登基,执掌的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王国,改喊宋朝为爹,活得跟受尽欺凌的儿子一样;
35岁,看着姓宋的老爹棒打别国弟兄,怀着极度恐惧的心理,自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活得跟孙子一样;
39岁,宋太祖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从此被俘汴京,陷入囚禁生活;
42岁,一首“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带来的却是杀身之祸,《虞美人》就此成为绝唱。
生于七夕,卒于七夕。
曾经也有那样的美好,享帝王之尊、拥锦衣玉食、有美人相伴,可这娇美如花的生活就如这春天的花朵,转瞬即逝化作落红太匆匆。遥想多少的日夜,和大周后相依相偎,莺歌燕舞、琴瑟和谐、你侬我侬仿佛都还在昨日,无奈天命不由人,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都在弹指一挥间灰飞烟灭。国势已破,哪能经得起这凄风冷雨。以林花比人生,词人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让人深深地体会到词人无力回天的沮丧感。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怎能不落泪啊,君不见,花儿不也在落泪吗?还能再看到那绚烂盛开的花儿吗?还能回到我魂牵梦萦的金陵吗?恐怕不能了,你看那东逝的江水能再往回流吗?我也一样,再也回不去了。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们仍能从这首凄美绝伦的词中体验到那种直底心扉的痛彻,那是亡国破家的痛啊。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李煜的一生,有过“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的逍遥自在,但更多的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的惆怅。都说没有什么痛苦,叫什么诗人,李煜的诗词创作,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到达了高峰。他不是一个得志的君王,却是一个多情的才子。他的词语境优美,感情纯真,哀婉凄凉、意境深远,纳兰性德评价他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若有来生,可否不再生为帝王?
若不为帝,又怎得这不朽篇章?
罢罢罢,就用这血泪筑就这“千古词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