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干货67】北野:想玩社群?来看看我三年时间跳过和没跳过的社群的坑!

【知行社老官大叔精选的社群干货】

来源:知识IP大本营


北野的认知笔记

不少人了解北野,是因为他的“认知笔记学”课程。但北野说,陪伴他生命更久的,是“阅读”这两个字,以及因为阅读他创建和运营的相关社群。这其中,他走过顺风顺水的路,也碰到过一些巨大无比的坑。

在当今各种线上线下社群风起云涌的时候,他愿意把他的经历说出来,和更多小伙伴一起分享,或许可以提示大家跳开那些坑。

从2014年到2016年,北野创办过4个关于阅读的社群。

约读社:“择城而立,不如因城而生”、“风景之上”等近30场各种主题的线下阅读活动,为近千人提供一种别样的场景群体阅读体验,感知阅读所独有的魅力及能量;

享读学社:14个月每周1次4个人4本书的线上分享,每月一次主题阅读线上活动,同侪力量让一群人走的更远;

睡前一小时阅读社群:一次偶然的活动,激发北野召集大家睡前1小时阅读,线上分享的灵感;

周末阅读:以线下主题阅读分享为主的轻运营阅读活动,6场,数十位读书达人,为数百人带来主题知识分享。

看看北野的成长历程:

从小深度痴迷于阅读,后来成为一名化学硕士,工作是网易虚拟世界架构师;

同时,他还是思维导图七年实践者,“认知笔记学”课程讲师,幸福行动家资深成员,又拥有3年TEDxNanjing的策展经验……

——北野一直希望成为一名能够激发他人成长的学习促进者,这些都为他创建多个阅读社群奠定了基础,并使得他的社群一度广受好评。

一、梦想起航

北野说他生来爱看书,八岁成痴,疯狂阅读。小时候和母亲出门去镇上,别的小朋友被花花绿绿的世界所吸引,他却在书摊上驻足,捧起书一看就是一整天。

读书究竟能带给一个人什么样的改变?

北野说,阅读可以让他看到世界不一样的东西,见识到一种能量,获得能量,传递能量。

对他来讲,读是一个很广义的动词,可以用在很多事物上,除了读书,还可以读人、读城等。

2014年3月,北野加入张永锡老师的幸福行动家,一张梦想清单串联起他此生挚爱与现有能力,结合自己对于阅读的长期深度痴迷,他决定自己来做一个影响别人的读书会。

2014年7月,北野巧遇人生知己桃子,天时地利人和,“约读社”由此创立。


每周一次的线下主题形式阅读活动,每期三人策展小组全情投入,闲时线上的群聊互动,坚持只做有价值的输出,构建出了一个有温度的社群,并且在一次次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9人核心团队。

北野认为办阅读活动有三个境界:

1、让更多人举起书本,如十点读书会;

2、让读书像吃饭一样,成为每天坚持的事情;

3、线下策展式,有温度,能链接主动学习者。

约读社是北野希望成为的 。

他说,约读社做出了第三种社群的通用模式:一个精神领袖、一群愿意做任何事情的先锋长老、30铁粉、150人结合体。

二、航程风雨

约读社举办了34场活动。因为线下活动的组织工作费时费力,常常影响到本职工作,不少小伙伴心力耗尽,无法坚持,约读社的活动不得不停下来。

2015年4月,北野将视线转移到线上,创建了“享读学社”微信群。每周四晚上,群里4个人分享4本书给大家,每月还有一次线上的主题阅读活动。


2015年10月,阅读机构“青番茄”联合民宿、宾馆等合作开启了“睡前阅读1小时”活动。对阅读相关运营模式天性敏感的北野,灵感突发,建立了“睡前阅读1小时”的线上社群,采用轻运营模式,群友每晚在朋友圈打卡,然后睡前晒到群内即可。

一直不想放弃“线下活动可以深度链接”想法的北野,重新开启了线下社群之旅“周末阅读”,流程从简,运营从轻。但活动的新颖度与交流深度大大降低,学员粘性也一直下降,活动举办了6期之后,又不得不停止运营。

4个阅读型社群,有线上有线下,有辉煌有衰退,有成功有失败,而作为创始人的北野更是整理出不少经验和教训。

访谈官:你是怎么理解“社群”的?

北野:从参加TEDx这种因共同策展人身份的自组织社群、CAPE这种以Meet-Up沙龙形式聚合各个城市活跃青年而形成的自由社群,到参加时间管理课程而进入永锡老师创办的幸福行动家社群,再到自己创办结伴成长式的阅读类社群,参加致力于梦想成长的DreamFarmer,以及最近几个月参加的知识型IP训练营社群、DISC双证班等社群,真的算是从参加社群到创建社群、再到体验社群,也算是一个在社群中成长的社群观察者。

我对于“社群”这个词汇的理解有三个:

1、  所有跟人有关的聚集,都可以用5W2H来解释。所谓社群,也符合这个定义。一群人在一定时间点,聚集到一个空间,讨论某个事情,实现了某个目的,产生了一些效果,促动了一些改变。

就像秋叶、慧敏、秦阳写的《社群营销》中说的那般,社群是因为同好才存在,故有些特殊。这群人具有一些相同标签,可以跨越时空,异步交流(时空可以都不同步),有着共同信奉的信条和价值观,继续着一些能量,而这些能量可以共振,震荡出一些不可小觑的力量,进而改变一些东西。

2、  因为学过七年化学,本科论文课题与研究生论文课题都是跟网络高分子有关。简而言之,就是研究在不同条件下,一些具有简单而又重复结构的大分子是怎样改变自己的形态,呈现不同的形状的。

在我看来,社群研究的领域,跟我化学课题研究的领域是一致的。

社群就是一个有网络的大分子,社群里的每一个人都因为一些相同的作用力链接在一起,这样的作用力可以是“分享”、“协助”、“共创”、“链接”,也可以是相反属性的一些词汇。

在社群里的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些事情,去影响社群的内部微结构,但在不同地方会出现相同的微结构,产生一些不一样的跃迁事件。但正因为具有相同作用力才会聚合在一起,所以就拥有着巨大的排他力,就像一些大分子一定会远离另外一群大分子一般。

3、  社群是小型社会,是整个大社会的缩小呈现,逃离不了社会主体,但同时又不仅仅是缩小,他是有着独特性质的微型社会。在社群里,会有“放大器”功能,会把善的部分或者恶的部分,经过传递与连接,无限的放大。同时这样的社群存在着社会里的所有属性,不论好坏。

拿“知识型IP训练营”举例,在我看来,这个社群的结构是洋葱结构。洋葱最里面的部分是处于核心的运营团队,他们把这个社群当做事业来运营,他们愿意花时间和心力来为这个事业做出贡献,这些人基本上来自秋叶大叔带领的69团队和陈慧敏领衔的BM运营团队。


再往外一层,则是运营团队在创建初始,链接进来的一批有能量或者有势能的大咖,包括第一期训练营的IP、各平台诸如喜马拉雅、分答等平台的链接人以及新精英古典、李海峰DISC、结构思考力李忠秋等老师带来的一批人。

而再往外一层,才是二期训练营的真实受众——那些渴望借由训练营的人脉或者分享,让自己尽快成长为大V的成长型小咖们。

当然洋葱最外围还包裹着一群吃瓜群众,他们捐了费用,享受着围观的乐趣以及领红包或者潜水的戏份等等。

访谈官:历经“约读社”、“享读学社”、“睡前阅读一小时”微信群、“周末阅读”等,当时有计划把自己的阅读社群做大吗?

北野:毕业之前在学校里面做了三年的TEDxNanjing策展人,学会了用公益的心态,尝试做一些活动,挖掘身边的文化力量,实现创想的传播,影响一些人的生活轨迹,践行一些信奉的理念。

毕业之后来到广州做约读社,其实也受到之前经历的影响,都纯粹是以公益的心态去做的。那时候只是纯粹想去做主题式的阅读策展,希望传播“让每个人都能够从简单的输入者成长为有价值的输出者”这个理念,让每个人都能感知阅读的乐趣和魅力,进而有行动上的转变。

在那个时间点,虽然一直在做,但并没有停下来思考未来的路,也不知道在不远的2015年下半年,社群会火起来,在线微课会火起来,个人自媒体可以火起来,知识经济变现会成为非常大的出口和热点。

就好像在2015年7月份,看到十点读书在做“100天阅读”行动,能观察到他们用阅读最基本的打卡行为积蓄流量和势能,但没想到做公众号可以拿到投资,可以做到今天这个量级。

这样的经历给自己的反思是,要尽快跑到头部,哪怕做不到,也要跟那些头部大佬合作,尽早的知道一些内部信息,或者预测到一些趋势,同时还要找寻做事情的商业变现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访谈官:3年里,你建立过不少社群,这些社群的创建到成熟过程,遇到过什么困难,做了哪些调整迭代?核心问题解决了吗?

北野:根据约读社的发展情况,我把它分了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里我的身份是不一样的,从产品人、媒体人、运营人一直做到平台人,然后在“平台人”这一块没有做好,搞崩溃了。

第一个阶段,做产品/产品人。

做TEDx月度沙龙与年度大会的经历,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做一场“致力于创想传播和理念塑立”的主题式策展。参加CAPE或者社团活动的经历,使我学会了设计一场沉浸感与交互感都很强的群体活动。还有包括在观摩孙小小老师与陈鹏师兄做的学研所启发我引入诸如视觉引导、魅力演讲、世界咖啡馆等形式创新的设计活动等。

以上这些经验的学习,使得我在一开始启动约读社的时候,就带着一个产品经理的心态,期待能够作出让所有人都能够满意,能让所有参与者都在理念指导下成长的社群。

按照这样的高要求去做,每一场活动都是一次高强度的设计与付出,会占据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是兼职,并没有全职来做,因此这样的状态,会透支策展小分队的精力与心血,导致后面做活动有心无力。加之我自己是一个ENTP,传说中那种作死自己也作死团队的人,果然在没有考虑如何稳定前行的基础上,不断无休止的折腾,最终使得大家再无激情与兴趣去持续这样高质量的活动策展。

在这个环节里,我最大的问题是后知后觉,直到问题发生并且无法挽回的时候,才对整个问题有分析有思考,但已经为时太晚,团队彼此失去了信任感,失去了凝聚力。

第二个阶段,做流量/媒体人。

先来一个对比。

在2015年有两个社群在做与“梦想清单”有关的活动,一个是行动派,一个是我参加的梦想行动家。前者是媒体人出身的琦琦发起的,天生自带流量,而且他们从公众号做起,通过不停的发文吸引迷弟迷妹,也设计了一系列环节,放大社群顶部大咖小咖的影响力,塑立了一个游戏化的进阶路线,从而积攒了很多势能。当然他们也有些问题,比如他们不擅长做线下城市社群,不擅长设计线下活动的体验等。

另外一个社群“梦想行动家”,是我认识的一位朋友王梦熊发起的,他特别擅长做系统、做设计,设计了一整套标准流程与互助方式,以班级的形式试点运营,在广州和深圳做了五个班,反响显著。不过,因为缺失了宣传和传播,导致一直没能打开局面,同时模式太重,也不太方便其他城市复制。

而在做流量这一块,我最大的问题和熊哥(王梦熊)是一致的,都是擅长系统和设计的钢铁型人才,但也自然的缺失利用媒体放大自身能量的意识,这也是当初“约读社”走到瓶颈的一个原因。

第三个阶段,做运营/运营人。

这一块还算是我做的很棒比较引以为豪的事情,可能跟我的职业“游戏策划”有关。从一开始,我就会考虑如何做活动运营,如何做内容运营,如何做社群运营等。

在活动运营层面,从内容选题、流程规划到环节设计、现场执行等模块,每个部分我都会用心设计,每次活动结束都会有例行的反馈迭代环节。另外也建立了三人策展小组(一名策划经理+一名现场主持+一名后勤执行),让活动从议题到落地,变得更加顺利。

在内容运营层面,我们选择公众号做为输出途径,无论是活动报名文案,还是活动实录总结等等,都树立一个比较高的标准。团队的成员可以花一天的时间,前后修改文案数十遍。会为了更好的视觉体验而通宵做图做排版。那时,我们的公众号排版都是以做设计做PPT的角度去呈现,毫不自夸的说,这部分呈现应该做到了当时同类最优。

在社群运营层面,我们使用微信群为线上交流渠道,但更注重线下的活动交流。这里有两个理念,一个是基于个人成长层面,叫“从简单的输入者成长为有价值的输出者”,跟BM的“做更好的自己”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一个则是基于同侪互助层面,叫“你的输出就是别人的输入”,倡导社群内的每个人都能够更多的分享、更多的输出。

但唯一做得不好的便是团队运营。作为发起人的我,没有带团队的意识,未能很好的规划建设团队、维护团队,团队中人员的权责也并不匹配。前期大家还是抱着热情来做事,很多问题没有暴露出来,但到了后期活动越来越密集,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很多问题就浮出水面。

尝试过一些调整,也组织过一些讨论,但那个时候因为自己能力受限,也没有想法去寻找外援,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就没有挽回团队最后解散的命运。

第四个阶段,做平台/平台人。

做平台的阶段需要团队中有尽可能多的人来hold住各种布局。在“约读社”进展半年后,在一次部落主题阅读的活动中,带来了社群的裂变,孵化了诸如笔格团、咖啡相对论、梦想电台等项目。

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组织这些人,激励这些人。首先受到挑战的就是团队运营。这个节点因为没有处理好,因此在做平台这一块就没有了后续。

访谈官:最后一个线下社群“周末阅读”陷入低谷是什么原因呢?还有没有打算继续进行下去?

北野:这个产品是我自己最不满意,最不想提起的。

做“周末约读”,我回到了一个原始状态,邀请一些达人,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比较有深度的分享,给一些报名而来的听众听。整个互动的关系产生在分享者和听众这种两个阵营之间,但并没有将这两者塑造成一个整体。

在那样的产品形态下,听众是被动的,并没有变成一个主动输出者;甚至在聆听的时候,都不太算是一个主动的输入者,因为有些听众可能仅仅是听过就算了。另外活动之后,也没有后续,没有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与连接。

从上述两个维度来看,整个产品丧失了原来“约读社”社群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理念。究其原因,是我当初在设计的时候,生怕走上原先的老路,而刻意走上“轻运营轻设计”的路子,只关注内容的好坏,但事实证明,偷懒是不行的。

“约读社”前期运营成功证明:社群尽管前期做得很慢,但一旦把文化模因沉淀出来,就可以做的很快。文化传承是最重要的,只有塑造好了文化模因,才能更好的进入可复制状态。

另外,最近越来越多没有温度的训练营或者分享营的出现。他们多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忽略了人与人的思考交流,以及人与人面对面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导致线上很难有更深入的链接。因此,如果我继续走下去,我还会选择线下产品,并会沿着“约读社”曾经的路子走下去。

三、再次启程

DISC双证班李海峰老师常常说,放下恐惧和骄傲。

2016年底,北野重新启程,联合在“知识型IP训练营”结识的小伙伴,一起创建了“有序星球”。

北野认为,唯有愿意奉献肉体到现场,才会有激发情感的触点。

这个时候,对于“社群”、“线上线下”这两个关键词,北野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如果把社群比作微型社会,它依旧呈现出金字塔特征。

以一个150人的社群为例子。

头部是1个领袖,一个位居中心的精神引领者。

颈部则会是大约5位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大咖。

胸腹部则是30位左右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成长型IP,他们在社群内部最为活跃,向下发声,向上链接,将整个社群构建成网状。

而尾部则会是100+所谓的“吃瓜群众”,占据很大比例的分母基数,他们中有的人会跳出来进入胸腹部,少有人能够到达颈部和头部(一旦他们有了这样的想法,也可能会在外建立自己的金字塔,这便是社群的裂变)。

依照这个模型:

线上的链接,会更有利于纵切面的交流。网上线上趋于中心化,领袖和大咖蚕食了大部分注意力和粉丝;沟通多为信息层面的交流。

线下的链接,则更有利于横切面的交流,是地位比较平等的深入交流,彼此因为肉体相见,而产生出更多元的链接、合作与可能性。

北野即将打造的有序星球社群,会更倾向于线下链接与结伴学习,共同实现自我成长与转变,然后再去做类似大咖分享的深度课程,来完成各种维度的理解与学习。


有序星球课程现场

对于有序星球,北野解读:万物有序,四时有理。

有序星球,是一个独特的星球,入驻于此的居民倡导生活中的各个维度都可以呈现有序的状态,即万事万物都能够沿着自身本然的规律去运营。他们将围绕信息有序、金钱有序、思维有序、知识有序、物品有序、生活有序等各个维.,\度展开主题式学习、课题式研讨,一起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星球。

目前,有序星球已经完成了两场线下活动:“超级认知笔记术”线下分享、“制定可实现的2017新年计划”活动,总计60人参与,学员反馈极佳。

未来,“有序星球”或将带给大家更多惊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7,113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644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340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449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445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66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42评论 3 40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105评论 0 26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60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66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61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9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5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84评论 1 26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618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916评论 2 34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以下为Rae第一期社群运营课程《带你玩转风格化社群》第三小节“建立游戏规则”的精华版笔记。 简单回忆一下我们前面两...
    林芮伊Rae阅读 2,200评论 0 7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523评论 9 209
  • 1.回顾你的经历,从参加社群到创建社群,可以说是在社群中成长起来,那么你对于社群的理解是? 从参加TEDx这种因共...
    北小野阅读 1,087评论 4 7
  • 社群和社区有什么区别: 社区是陌生人社交、弱关系,重度依赖管理者(版主)的组织,个体进入社区主要目的是看内容,写作...
    方弟阅读 4,131评论 1 27
  • 生活里我们对于某人、某物表示重视、需要认真对待把握时一般会用“珍惜”一词而甚少用“珍视”。二者是同义词,前者表示因...
    山贼爷阅读 97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