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不管朋友圈还是微博,都被十八岁照片刷屏了,我也跟风发了旧时的图。仔细想想,图片里的自己应该还不到十八岁。
那几年对我来说很是模糊,我甚至并不觉得那是“青春”。似乎只有小说里的十八岁才叫青春,电影里的花样年华才真的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的,不,我的,只是“高三”的代名词罢了。
没有喜欢的人、没有太疯狂的事、没有刻骨铭心与独一无二。一切都平淡而有序地进行着。倒是小日子里有很多温馨和趣味,当然也有危险和沮丧。但这和十八岁并无关联,现在也是如此。
全民怀念起了十八岁,不过是“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美化历史,感慨时间。那时候的我们不是在向往以后更自由的生活,更辽阔的世界吗?诶,也许我是个例。我的确更喜欢现在,当下才是我的青春,一切才刚刚开始。
要说回到过去,我反倒愿意再走一遍童年。最爱的人还年轻,夏天的水清澈冰冷,冬天的雪爽快素净。世界很小,四季分明。风扇下抱着瓜果啃,汁水染浸短衣。火炉旁举着烤红薯,不顾一切往嘴巴塞。玩“跳马”摔到毁容,满脸结痂还没好,新的一轮又继续上。忽然想到那时我好像有个外号叫“银子”哈哈哈哈,因为我小时候就不喜欢黄金,孩子王就说那你不喜欢金,总喜欢银吧,好。
看,每个人的记忆点都不一样,人们都在一边前往一边回味。越是互联网科技发达的快消时代,怀念越是来得汹涌澎湃。作家写过往,导演拍共鸣......各色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一种情怀。
烂番茄年度黑马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和《伯德小姐》屡次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于是找朋友要了资源,下午看了《伯德小姐》。于我而言,感同身受大于青春艳羡,不会和自己雷同,但一定有很多相似。
我只是希望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影片的开头以青春的叛逆,母女之间的分歧展开。母女正常聊天时其乐融融,话题转变后整个氛围里便充满着僵持的火药味。母亲的冷嘲热讽逼迫得lady bird 无法忍受,直接跳车。
在看到她跳下去那一刻,我反而没觉得她反叛任性,换作现在的我很有可能会做同样的动作。是的,我还是那么幼稚,那么冲动。
我太了解她的感受,母女间的感情微妙又危险。前一秒还在说笑,下一秒可能就势不两立了。一个不满意,一个不忍耐,一个强势,一个倔强。青春期的少女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追求与期待。母亲却按照自己的三观去定义孩子的价值,试图掌控其人生,矛盾重重,不言而喻。
试衣间外,母亲的挑剔破坏了lady bird的每一次满心欢喜。并非少年不可戏,人无多时虐且喜。
“I want you to be the best version of yourself you can be.”
"what if this is the best version?"
这就是不可调和的核心矛盾点吧,你就想做自己,觉得自己就是最好,而母亲渴望你成为她理想的样子。我知道你爱我,我也爱你。但可否能喜欢我?大概是飞鸟小姐的心理回声吧?
我会想到母亲的嫌弃与言语,似乎很多中国家庭都面临相似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爱,不懂得如何沟通,不懂得怎样相处......总是两败俱伤,用最不欢喜地方式去对待最重要的人。直到lady bird离开,母亲在一瞬间难以承受,而远在异乡的女儿看到信件,重新体味母女之间的感情。lady bird坚持了自己的梦想,也懂得了亲情的可贵,可谓是美满结局。
爱错时潇洒离去才是你
青春懵懂的喜欢大家都有过,lady bird不同于多数人的是,喜欢就去撩,没有畏手畏脚,思前恐后。爱情来时就让它光明正大,啊,作为观众难以接受的是,第一个男友是同性恋,第二个是渣男,不要啊,太残忍了,我的罗南~
可这就叫青春吧,心胸坦荡不留后路,一股脑往前冲的勇气,只怕所谓成熟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吧。
lady bird另一个可爱之处就是,当发现爱错了人,惊讶与生气之后,果断的离开。没有悲悲戚戚,哭哭啼啼,没有青春少女的矫情。导演对于情节的处理和表达恰到好处,处女作中难免会有自传性质,她偏偏省去了过度抒情。最后,不同时空里,lady bird再次看到那颗自己命名的星星时,过往的懵懂情愫也随之变得遥远而模糊。回过头看,这就叫做“成长”。
一个字,酷!
今天,我不回味十八岁,该回味的是二十三岁,就当,二零一七是我的十八岁。
呐,我的十八岁没有遗憾。哦不对,有,没看到雪。你呢?
没有给任何一个人主动发新年快乐,因为在我眼里春节才是新一年的开始,哈哈哈哈~
祝大家开开心心,在春节到来之前,把二零一七年没完成的新年愿望抓紧圆梦。
偷偷告诉你,我的愿望实现了两个半~
共勉~
(我的私人公众号,分享生活,重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