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明治每日书写作计划习作第 1 篇。
刚来北京时,住在知春路。
知春路构成了我对北京最初的印象。那个冬天我第一次见到雪。早上出门的时候,小雪纷纷落下,我想往屋檐下面走,却发现这一片的房子都没有屋檐。我很惊讶,一番观察之后我才意识到:北京的房子绝大多数都没有屋檐。
第一次感受到北京的风的威力,也是在这里。第二年五一假期的时候,我出门买东西,走上那座天桥,狂风夹着沙土吹过来,又吹起我的头发,弄得我眼睛都睁不开。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吹啊吹啊我的骄傲放纵”那首歌,就是在写北京的风。
当时我和男友 CR 同住一个月租八百的隔断间。房间只有十平米大小,勉强能塞进床、书桌和一个小衣柜。窗口正对着室内的走道,夏天一到便闷热无比。L 形的走道上还放了晾衣架、杂物柜和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房间都是隔断,有一处插座还能看到裸露的电线。
我在北京搬过两次家,在知春路的时候合租的人最多,认识的人却最少。大多数人一下班就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里,只有我们和一个阿姨经常做饭,有时候会聊上几句。
阿姨好像是做家政之类的工作,不记得了。我也不知道她是哪里人,只知道她的家人都在外地。她做饭时常常飘出浓厚而带着辣味的油烟,有时还会用炒菜的大铁锅煮两包老坛酸菜牛肉面。
阿姨一直认为 CR 是我的老公。我强调我们没结婚,但阿姨仍然常常问我:“你老公还没下班?”
当时租的房子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周边烟火气十足。紧挨着小区门口就有家一手店,喇叭反复播放着广告,喊着哈尔滨红肠什么的,昼夜不休。印象最深的是一句“二月二,龙抬头,龙抬头就吃猪头肉”,不知道什么逻辑。
早上上班,出了小区,依次经过「猪头肉」、花店、小吃店、水果摊、几家服装店和几家快餐店,还有一个没有挂着牌子、地图上也看不出是什么地方的机关大院一样的地方;左拐,路过一两家房产中介和一个理发店,如果出门晚了点,还能看见理发店的员工们在外面列队喊口号;再往前走,经过一座天桥和几个更老旧的小区,见到路边炸油条的早点摊和刚开门的市场,就到了地铁。
那时我们早上常在小区门口的小吃店吃早餐,点小笼包、蒸饺或者馄饨。店面和厨房之间摆了一个大鱼缸,当作屏风,缸里却只养两条鹦鹉鱼,也没什么水草和摆设,令我想起破落的粤式酒店里卖活鱼的水缸。那家店的菜单也令我好奇:北方的汤是不是只有番茄鸡蛋汤和紫菜蛋花汤?
我也常常光顾附近的面包店,那里的蛋糕尤其好吃,咖啡和奶茶性价比特别高。如果是晚上下班去,还经常碰到面熟的收银员大叔,他认得我,常常和我打招呼,寒暄几句。
面包店旁边有一座天桥,桥下常年摆着路边摊,卖些衣服、小饰品、手机壳什么的。记得一次我很晚下班,经过天桥时见到有个女人在买衣服。旁边的房产中介门店已经打烊,她把昏暗的橱窗当作镜子,试穿一件薄外套。
我们在知春路住了大半年。到第二年七月,房租到期,我们手头也宽裕了些,就马上换了一处更好的房子。
听说在我们搬走之后不久,那里的隔断就被拆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