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困惑?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条笔记,依然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当你着手去写一篇文章时,常常会对着空白的屏幕发呆,需要写作素材时,依然只能现用现找。
为什么别人可以用几篇读书笔记串成一篇文章,而你却不能?难道自己的读书笔记都是无用的吗?为什么高手在工作中碰到问题时,只要打开笔记软件,就能一键检索到解决方案,而你却不能?
读完《智慧外脑》这本书,我才明白,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究其原因,是我们在积累知识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我们只是在阅读的瞬间觉得那些知识可能对自己有用,但对于到底把它们用在何处、要怎么用,自己并不清楚。
书中提到,写作时,如果只是把看过的知识点釆用“拼凑”的方式,仅在形式上把其放到一起,创作出来的作品是没有思想、没有活力的,是没有灵魂的作品。
世间万物,唯有被赋予某种能量、情感或功能,能为人类提供价值,才可称之为文化,而要使之成为文化最需要的就是连接。例如,一片落叶,本身并无意义,但当其成为龚自珍笔下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杜甫笔下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贾岛笔下的“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时,便有了意义,承担起为人们寄托情感的使命。
一位长者讲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值得我们学习,一种是读了万卷书的人,另一种是只读一本书的人。”
要想灵活使用日常读书和工作生活中积累的知识,无非就是以下关键几招:
一是建好个人素材库。在写作中每搜索到一条信息,都存放在指定的项目文件夹中,每条信息占用一个文档,在文档中区分记录信息的来源、内容和自己的想法,让每个文档都有一个独立的标题,形成一个独立的知识网格;再利用软件的链接功能实现有关联知识的相互连接,方便查找。
二是明确使用目标。知识并非存储越多越好,当我们选择保存一篇文章、一个音频、一段视频时,有意识地思考“我为什么要存下它”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电子存储终究不能替代你的大脑,它可以替你存下内容,却永远无法替你在大脑中留下印象,你对电子存储设备的依赖程度越高,大脑就越懒惰。
这就好此为什么眼前是装满衣服的柜子,我们依然会觉得衣服太少?因为在整理衣柜时,你只想到如何整理衣服能让衣柜里更整齐。事实上,应当想清楚,我们整理衣柜的目标是不再为穿哪件衣服出门而纠结。所以最好先想一想,不同情境下的穿搭方案。知识管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在收集知识时没有预想具体的使用场景,你永远都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
三是做到知行合一。比如每个学着用筷子的小孩,其实家长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但他们依然拿不稳筷子,依然夹不住菜,因为他们需要练习用筷子的过程。如果你坚持使用有效的读书笔记模板,按照正确的练习方法,每天坚持写300字读书笔记,一年后你就不会再害怕写作,或许你也可以写出能变现的文章。
总之,我们每个人,只要心中有愿望,就应该珍惜。有不少人,活了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勇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便遭遇挫折又如何呢?你来过,你做过,就是最值得炫耀的事情。要知道,所有成功的人分享自己过去的经历,往往会把那些难熬的日子视作最动人的故事。所有苦难,终将成为你自豪的资本和值得他人敬仰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