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区一节学共课堂的解析
今天,我们再一次聚焦学习共同体课堂变革组织校长们观摩研讨,目的很明显:让更多的校长认同、研究、推动、服务于课堂教学变革。只有校长动起来,才能带动老师动起来。校长对课堂变革的理解力与行动力,是一所学校课堂生态深刻转型的关键人物和核心动力。
与前几次例会一样,照样要开示范课的。不借助具体的课例研究,就会陷入从理念到理念、从概念到概念的坐而论道。学习共同体崇尚的是田园实践,从课堂观察开始,做起来再说。
今天为我们开课的是桥头小学解如芹老师。这位老师过去几乎是籍籍无名,想不到这位农村小学的老师能把体现学共体文化的课堂演绎那样的纯正。
解老师的课,在学习任务上删繁就简,基础性的问题、挑战性问题脉落层次十分清楚,不贪求于多,体现了少即多的理念。 郑板桥说过一句话,好的画都是着墨不多,很空灵,反而有神韵。教学也是这样。现实中很多的教师舍不得做减法,总以为这儿也重要,那儿也重要,一古脑儿灌给孩子。因为太多了,造成了拥堵,效率反而不会高。我不禁想到了农民春天修剪果树的场景,把多余的枝丫剪掉,才会有硕果累累的可能 。解老师的课堂减法做得恰到好处。
看得出来,解老师和孩子们在倾听关系的建构上,已经非一日之功。老师倾听学生完全懂得如何用体态、眼神、简短的话语、关键词的记录等,对孩子的公共发表作出恰当的回应。倾听孩子并回应孩子,是一种技术也是艺术。我特别欣赏她在倾听孩子时,在黑板上记下孩子发言中“精彩”的关键词,能够忍得住不重复学生的发言。一节课下来,黑板上所谓的板书,都是学生发言中随机生成的,而非备课时精心设计的。我相信这样的与倾听回应关联着的板书记载,尽管没有事先设计的那么有着高度逻辑性而赏心悦目,但学生在乎,因为每一个词都与一个或一组学生的思维过程相关联着。学生立场、让学生在场,应该体现在课堂流程的方方面面。细细观察,这个班的孩子也已经有了倾听的习惯,在小组内讨论时,声音轻轻的,同伴发言侧耳细听,并知道记录下与自己不同的地方。倾听文化的建构,是学习共同体课堂建设中最难把握也最需要掌握的。倾听是协同学习的基础,倾听是语文学习中表达的前提,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的支架。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老师、一个班级,如果在倾听关系上有了突破,可以说就掌握了学习共同体文化的精髓。
“没发过言的有优先发言权。”这是今天解老师的课上说的频次比较多的一句话。透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捕捉到“公平性”在具体课堂上落地的样态。学习共同体的课堂需要老师把每个孩子装在心里,正如学共推崇的那首歌中所唱的那样:“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宠爱。”这节课上,我还关注到一个细节,一个叫嘉锐的孩子,在公共发表时似乎有些卡住了,但解老师知道等待,没有急于“谁来帮助他”,也没有用伸舌头孩子嘴里说话的方式替他说出来,而是等了几秒钟,等到了这个孩子调适后完整的表达。我看到这个孩子在落坐的那一瞬间,抿嘴笑了,因为他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等待、等待,静待花开。即使等不来,也当用体面的方式让学生下得了台。这才是对学生的真正的尊重。我相信解老师深谙其道。
由解老师的课我又想到了预设与生成的问题。都说生成性是课堂教学最大的魅力,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机智最大的考验。解老师事前对这节课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的,也想到各种可能性。但到了具体的课堂实施环节,除了流程的推进之外,其他的都在顺应着学生的思维而生成。其实,要想有好的生成,没有教师的预设肯定不行。我觉得,教师的预设体现在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上,对学生与文本对话出现的各种可能性有充分的预判。比如冲刺挑战的问题,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来自于学生、解决于学生。这如同进入一间房子,可能有多少个入口,教师事前应该了解。如果学生选择了第三个入口,就顺着他的步履和他一起走进来。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把文本、学生、课标玩个通透。当然这样的要求有点高。初始阶段,大家都能像解老师这样,预设好基础性的问题、挑战性的问题,为学生思维进阶提供可靠的支架,也挺好。
据说有些教师之所以不敢触碰学习共同体,是因为害怕。怕学习共同体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解老师用自己的实践启示我们:做起来就精彩。如果追求十全十美的学习共同体的课堂,而不去付诸行动,那只能是站在门外看别人家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