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在忙碌。为了让忙碌有意义而有趣,在情境中的思考是必要的:”我该怎么做好这件事情?“。而理想状况下,人生中只会在一些节点产生剧烈的对于”我在干什么?”的反思,从而进入”这是否有意义?“以及”我要干什么?“的思考。此时遇见高人,一点通,升了级,恭喜你,也恭喜你所身处的社会,多了一份意义,是为实干家。
不过,也有些人,包括我自己,不自觉地享受长期地观察自己,高频地进行自我反思。端详一会儿之后就会发现,这本身就是一件搞笑而困难的事情,叫做“用观察自我的方式来观察自我”。可若道法不够高,自我观察就容易变成被偏见所左右的自我评价。若没有一个良好的上升机制和环境,这样的内向思考就很难和“想太多”有明显的区别。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我不明白应该如何处理这一堆看似无用的信息,从而成为了一种焦虑的负担。
可我为什么还老干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咋就不能不多想呢?大概是因为我懒吧。思是meta的,比学本身高了一个层面,对于结果的产出和衡量标准没有统一的界定,比起做事来说,更是虚无而安全,所以有天然的吸引力。但我的大脑似乎很勤奋,似乎在说:揭露你的独一性,追求美!成为你自己,让你现在所做,所想,所追求的一切都变成你自己,直到每块肌肉的运动都是你自己,只是你自己!
于是,我决定满足自己的内心,进行自身认识的一种刻意练习,培养敏锐而不只是敏感的强烈自我意识。那么,就有两点,一是通过诚恳地分析观察到的现象,类比他人的思维模型,不断建立和更迭自己的认知模型,对自己形成较为客观的判断;二是通过行动实验来检验这些判断,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型。这样,我才能在坚持自我的同时,追求学思平衡,知行合一;vice versa.
【思维模型精细化】
自我认识是生产关于自己的知识。如其他沉睡在记忆四处的零散知识,我需要认真思考其中的关联来激活他们,发现一个框架,挖出许多朦胧的底层(或者高层,取决于视角)东西之间的共通之处。信息有了有意思的链接才算是知识,而建立模型是有效消化知识的其中一种有效的方式。有了知识的类比,我开始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了解自己的心智模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需要读书,我需要对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记录;如需要有效管理知识,我也要学会舍弃,才能够提取有效信息,提炼框架;如知识的自然进化,关于自我的认知框架也会时不时有大换血。
这样一来,“想太多”的应对方法不是蛮力不要去想,而是更有效地去想。自我认识本身,哪怕是基于直觉的,并没有问题,但这样的思维模式需要更高阶的工具和方法加以辅助,使之精确化。比如,通过有效的记录,每次当新的纠结点出现的时候,能够被快速总结为模型的迭代更加清晰地辨识和定位每个新的纠结点,而不再是重复未说清的高层概念。《Mindset -看见成长的自己》一书中提到,很多固化思维的人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本性是因为无法正确分析,久而久之,强化了“我不行”的观念。新知是新概念和前概念的融合,对于前概念的细致分析能让再加工更有效地进行。
【寻找共生的行为模式】
可就算是认真了解了自己的心智模型,很快就会被一个问题击倒,这有什么用呢?自知能够帮助寻找共生的行为模式。为什么普通心灵鸡汤只能打打鸡血,但对于行为的改变收效甚微?常常觉得老话很有理,可为何只能望着古老的“知行合一”原地打转,哀叹自己就是行动僵尸?”道理都懂,但是执行力差“?
可这真的只是行动力的问题吗?”我懂了道理“可能是一个误判。原因有二,一是了解概念或者操作本身,不代表真正理解背后的来龙去脉,“懂了”其实只是”觉得似乎很有道理“,如之前所说,若只是照搬了知识,不做有效的整理并不能产生新知。二是这些”道理“从作者到你发生了环境的改变,这些知识可能水土不服,而没有在新环境里很好地理解这些道理,新的框架没有成功迁移(详见知识的”适用性原理“),无法进入你的内隐记忆。你可能在内心深处对于做某件事情还有怀疑,还没有预见过可能遇到的困难,所以一味地”行动吧!“无法提供足够的信念来支持复杂的行为改变。读完”道理“之后的澎湃心情在写完行动计划后就被消磨了,在遇到了困难后很容易就打退堂鼓了,而这些经历只会成为失败的印记,而不是实验中得来的经验。
简单来说,意义是内隐的,经历是外显的。对应起来,Meaning-making是思,思考所作所为的意义所在。Making meaning是行,通过实际行动来创造价值。对于复杂的行为改变,简单的重复性训练可能是不够的。两项思考必须同时进行:认知主义所关注的how to really change your mind是行为主义所关注的how to change your behavior。学而思产生新知,知行合一才能促成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看见成长的自己。
与大家共勉。
附赠两张简图,下回再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