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2】
今天在去出差的路上,终于将余华的第三部作品《兄弟》看完了。感概很多,既有书中的,也有书之外的。
看余华的作品并不是按照出版顺序看的。一直以为余华的三部曲是《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百度了一下,结果是《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分别是1990年、1992年、1995年。《兄弟》上下部出版于2005-2006年。看到老余的作品中国奖项没获得多少,外国奖项获得了一大堆。
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一个女同事推荐我看《活着》,当时不以为意,一直拖到2021年6月才看完。在一个朋友那里借来了《许三观卖血记》,从此开始了余华作品的品尝,第一个作品就被其朴实文字传递出来的现实主义所影响,看的有点憋屈,想流泪。第二部才看的《活着》,虽然也有些感动,但是感觉没有《许三观卖血记》那么震撼,估计是已经习惯那种写法了,第三部看的《兄弟》,本来也不觉得怎么,后面越看越精彩,尤其是李光头从穷变富的过程中的那种荒诞、情色让我感受极深,难怪说是这部作品极端现实主义的写法,曾在中国引起争议,我一度怀疑部分内容会不会涉嫌太情色了,突然感觉自己好像也有点放荡不羁的浪荡子了。
余华的作品真的就是朴实中的精彩,作品的名看起来都十分的普通,不会很快吸引你的那种,但是只有你从作品中的字里行间中才能体悟出那种朴实语言组合起来的美感,和发人深思的触点。每次读着读着就想那支笔去点评点评,这个地方是隐喻社会的什么问题,估计不是所有人都能读的懂,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
所以为什么要提倡读史,读史就是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了时代背景,你才能去理解那个时候的那些作品的深层次含义。这里就不去剧透书中的内容了,感觉说出来就没意思了,还是读者自己的领悟吧。余华的作品还有好几部,慢慢去读这些作品,去感悟作者的内心,去看透中国过去的社会,我想这样我更能理解中国的发展史。
余华真是一个真性情的男人,就像郁达夫一样,写作品就该真实,不要那么做作;要不就像刘慈欣,脑洞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