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申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随着五一假期的结束,五一档电影也落幕了。
截止目前,票房冠军是“维和防暴队”;而最大的黑马,则属于《末路狂花钱》。
“末路狂花钱”,主演为贾冰、小沈阳、谭卓等,他们算不上一线明星,可演技都在线的。
加上“末路狂花钱”的定位,是喜剧,有笑点,也有泪点,最后口碑、票房双丰收。
01 中年人的危机
那一年的春晚经典,小沈阳成名作——小品《不差钱》,有一句经典台词:
“钱是身外之物,人最痛苦的是什么,人死了,钱没花了”。
还有,“人这一生最最痛苦的是人活着,钱没有了”,这两段话成为了电影的整个底色。
人已中年的贾有为(贾冰饰),性格最大的特色是“抠门”。
男主名字,谐音假有为,是不是也意味着平庸。
而他的生活,碌碌无为,很窘迫,无家室,孤单单一人过日子。
在一次毫无预兆的情形下,贾有为突然晕倒在地。
被拉到医院检查后,他患上了脑癌。而且,生命时光,仅剩下十天时间。
02 末路狂花钱
在突然的变故下,一切天翻地覆了。周围的一切,都不真实起来。
万般无奈下,贾有为把自己名下,仅有的一套房子卖了。
加上自己平时,抠抠索索,省吃俭用,存蓄下来的钱。
这时银行卡,总共有了100万。
电影有个场景,他们把100万全取出,变为现金。
可一百万放在桌子上,就那么一点。他们觉着,是不是桌子太大,显得钱太少。
小沈阳插话说,他见过,一百万也就这么点。
以当下社会环境来说,100万的确算不上巨款。
比如,曾经的首富,就说过: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1个亿。
全部存款100万,比小目标1亿,简直天上地下了。
因此,剧情就要设置个时限,这就是十天。
人濒死时,最容易想起年轻时的梦想,贾有为也不例外。当然,少不了,那时的好兄弟。
他分别去寻找,另外三兄弟。四人曾经结拜过,要同生共死。
当年,每个人写了自己的梦想,在一张纸条上。放在一个盒子中,埋于山上一处。
于是,四人一起,进行十天的“狂花钱”。
而所谓的“狂花钱”,到头来,无非大吃大喝,住高档酒店,开豪华的车,给自己学生时代的女神买买买,甚至连墓地选最高档次的。
但是,折腾几天,一百万还没花完。
从“抠门”到“暴富”,像郭德纲相声里,突然发财之后,煎饼果子里一定要加俩鸡蛋,以后上公共汽车咱也买票……
典型的抠门抠惯了小人物心态。这也就形成了,与观众思维上的“差势”。
03 转机再临
电影演绎小人物心态时,也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生活的意义。
“狂花钱”到十天后,贾有为和四个兄弟,在山顶一夜等到天明。可他依然毫发无损,好好活着。
于是,他们折身去医院再检查。
结果,医院告诉他,当时机器出了问题,他并没有患上癌症。
这个剧情反转的太大,贾有为捂着疼痛的心口,放声大哭起来。
一旦死不了,贾有为又恢复到本色。
兄弟几人争吵中,把仅剩下的钱也扔到河里。
电影后半段,一无所有的贾有为,在经历了无房、无钱后,决定转变生活方式。
他帮助三个兄弟,实现了他们人生中的真正“快乐”,结果,自己也变得开朗起来。
04 收获爱情友情的方式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这个观念,电影采用了“从生到死,死而复生”的戏剧化命题,来完成了传递。
在喜剧性的外壳包裹下,潜藏着一个严肃而又深刻的主题,那就是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电影中他们四兄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自己的难题。
有吃软饭的,有当保安也保不住工作的,有和孩子怎么都无法沟通的。
电影后半段,也是贾有为,去发现三兄弟的不同难题,去一一规划,帮他们分别解决困境。
结果,他不仅收获了友情,还如愿以偿,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饭店。
在他自己为买墓地时,遇到了昔日的女神——王晓倩(谭卓饰)。
经过中间的波折变化,两人基本走到了一起。
与王晓倩的重逢,为影片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
它展示了,人生中不经意的美好邂逅,以及旧日情感的复苏。
05 电影的现实价值
简而言之,“末路狂花钱”,不是纯粹借助,一帮倒霉蛋的人生引发笑料。
而是,让他们不停地置身于难题之中,去碰撞去解决。
在贾有为,仅剩十天生命时光时,兄弟们不计前嫌,帮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等贾有为发现,自己死不了之后,本色重现。兄弟再度离开,他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一无所有时,他重塑了自己的人生信条。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人生的意义,在于找到自己的目标,有自己一帮铁哥们,能敞开心扉,收获自己的爱情。
电影的最后,贾有为虽然失去了金钱和物质,但他收获了新知与快乐。
他帮助朋友实现理想,也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归宿。
这样的结局,也说明着,真正的幸福,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及对生活的热爱。
虽然剧情并不新颖,但通过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探讨了生命、友情、爱情,和金钱之间的关系。
传达了珍惜当下、关爱他人的积极人生态度。这就是,一种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