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里的恋情与婚姻让人唏嘘叹惋,这不只是张爱玲对现实的冷眼相看,它确实是人性使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尤其凸显。
世钧与曼桢相识相恋,但是最后没有走到一起;翠芝与叔惠相互之间萌生感觉,但也终究没有下文;世钧与翠芝虽说从小认识,但并不青梅竹马,最后却结为夫妻。
可见,婚姻并不一定是爱情的最终归宿,相爱的人不一定能结为连理。因为,每个人不是单独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而原生家庭的影响才是决定你婚姻的重要筹码。
01、没有家庭的支撑,世钧与曼桢的纯情之恋不会牢固
世钧到曼桢的家里做客,曼桢母亲对待世钧的态度也很一般。在曼桢母亲看来,世钧一个人在外上班,工资挣得也不多,就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小职员。再说,她们家里的情况必须要找一个有前途的女婿才是理想之计。
世钧毕业后在外面打工能够给他精神上的自由,他不愿意回家是有原因的。在世钧小的时候,父亲在外面有了相好的女人,就抛妻弃子离开了家。母亲由此变得幽怨恍惚,过着悲凉的日子。
这些烙印深刻地落在世钧幼小的心里,从小失去父爱与温暖的家庭生活,让他嫉妒缺乏安全感。也正是因为自己的家庭背景原因,世钧在感情面前表现得怯懦自卑,他害怕被抛弃,被拒绝。
因此,在和曼桢交往的过程中也始终是一副畏缩、木讷的样子,从不敢主动大胆地表白自己的内心。
再说世钧母亲沈太太,她把生活的希望全寄托在儿子身上,对于婚姻大事不敢马虎。她早已中意上世钧嫂嫂的表妹石翠芝。主要是觉得石家的条件优渥,将来能够给自己儿子更好的生活。
但是,世钧对翠芝无意。一方面是看不惯翠芝的大小姐做派,更重要的是忍受不了翠芝母亲对世钧的嘲讽。
在小的时候,翠芝母亲一向不把世钧放在眼里,说世钧个子比女孩子还低,长大一定是个矮子,几年后又说世钧瘦得像个蚂蚱。这些背后的评价透着满满的不屑。
沈太太却一直想让世钧娶回翠芝,因为在她眼里这样的婚姻才是门当户对。即便不是翠芝,也要和翠芝差不多。话里话外就是想让世钧找个地位身份相当的女子当媳妇。
这就给世钧与曼桢的恋情上了枷锁,沈太太是无论如何不会看上穷家女子曼桢的。
02、叔惠与翠芝相互动心却有缘无份
叔惠跟世钧回南京探亲,见到了被要来家里吃饭的翠芝。
翠芝来世钧家做客一直没有和叔惠直接交谈,总是通过和世钧的对话提及叔惠。叔惠主动想翠芝答话却引来翠芝的满脸绯红。
回家第二天,三个年轻人又一同外出游玩,世钧借故离开,剩下叔惠陪同翠芝。
翠芝和叔惠看完电影后在外面吃了顿饭,又到玄武湖划船。两个人就像是情侣一样在湖面上泛舟,其实内心涌动着不同的涟漪。
翠芝在叔惠面前表现得没有大小姐的架子,即便是被叔惠划桨溅了一身水,她却只是笑着把脸擦了擦,拿出镜子整理刘海。
此时,叔惠越发觉得世钧对翠芝的成见很深,但是他毕竟也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觉得翠芝并非是一个理想的结婚对象。
在叔惠看来,南京较之上海算是一个内地古城,人们的思想比较守旧。对于想翠芝这样的大小姐交友就意味着谈论结婚。若真是那样,翠芝家里是不会答应女儿嫁给他这样一个穷小子的。另一方面,出于自尊和骄傲,叔惠也不想高攀。
两个互生情愫的男女情感之路就此止步,他们之间触发的火花太过美丽而微弱,却根本无法穿越地域,无法跳出家庭的“守护”。
就像叔惠早已预见到:“翠芝这一类的小姐注定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唯一的出路就是找个地位相等的人家,嫁过去做少奶奶——对于有点与众不同的翠芝来说也是一种可悲的命运。”
而他们,因为环境太不同,注定也是无缘的。
03、婚姻里只有门当户对是不会幸福的
世钧和翠芝两个没有感情基础的人最终成为夫妻,这样的婚姻最终被证明毫无幸福可言。就像是搭伙过日子,翠芝只不过是找到一个下半生的归宿地,而世钧的心早已给了曼桢,再也回不来了。
世钧不被石家看好却又娶了翠芝,也实属石家的无奈之举。因为看着自己的女儿翠芝年龄大了,找不到更好的人家,只好将就嫁给世钧。而世钧毕竟忠厚老实,也是说得过去的一个优点。
石家太太这样的人是把女儿当成家庭对峙的筹码,她在乎的不是两个人的情感,而是看家庭地位和名声。婚姻的决定权不在当事人的手中,而是把控在家庭里,实在是一种悲剧。
对于世钧的母亲沈太太来说,娶到翠芝算是门当户对,可是现实并不如她的美好算盘一样。翠芝有一点和其他的大小姐不同,她的个性极强。即便是没有逃离家庭的安排和做少奶奶的宿命,但是她有自己的性格。
她不再唯唯诺诺,就像世钧的嫂嫂一样受着婆婆的气。她有超越旧时束缚的一面,也就是向沈太太所代表的旧思想挑战。
门当户对只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条框,重要的是两个人的情投意合。诚然,一个人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是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和家庭、自己与恋人的关系。
写在最后: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能够走进婚姻就是一段值得珍惜的感情。只有门当户对,不懂得去经营爱情,婚姻也只是一个空壳。
在婚姻里,我们应该是主宰者,同时也有义务让婚姻给双方的家庭带来更多的融合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