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接收怎样的信息,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蒙古草原上有种赫氏角鹰,成年后飞行高度可达数千米。
但当地人捉到这种角鹰的幼雏后,不将它们关进笼子,反而提供舒适的巢穴、充沛的饮食。
角鹰不用自己觅食,长期缺乏飞行训练,翅膀就会臃肿不堪。
最后,人们用两三米的矮墙就能轻松困住它们。
从搏击长空到匍匐乞食,把角鹰困在地上的,不是墙壁,而是那个总能满足它需求的环境。
人生也是如此,许多人被困在底层,并非智慧不够、能力不足,而是身边有太多声音告诉他们,不用努力你也能过得很好。
作家水木然将这种声音称为“底层迎合”。
平庸的人顺从天性,优秀的人则会远离迎合的声音,主动选择一条更难的路。
无用关系迎合你
看过这样一幅漫画。
一个酒鬼掉进水里,酒友们不仅没有救他,反而继续给他递上酒杯。
有些人就是这样,只是一味迎合你的不良习惯,带着你沉沦到底。
当你身处这样的圈子,但凡有些上进的念头,都会被立马扑灭。
美国教育家布莱德·科恩患有先天性妥瑞氏综合症,说话时会频繁抽搐、打嗝。
他想成为一名老师,却在求职时屡屡碰壁。
他听从父亲建议,在亲戚公司一边上班赚钱,一边继续面试。
大家知道他的病情,平时都会主动搭把手,这样他就不用经常说话。
亲戚也会安排一些较为轻松,且不用和别人交流的任务。
科恩身边人都觉得,这是最适合他的工作。
就连他自己也感到十分惬意,不用再为妥瑞氏综合症头疼。
直到有天翻到某个小学的面试邀请函,他才发现自己几乎忘了当老师的理想。
科恩立刻辞职,重新去各个学校面试。
学校不会迁就他打嗝的症状,却也倒逼他不断改善自己的交流方式。
无数次受挫后,科恩被一家公办小学聘用为候补老师,并一步步成长为“全美十佳教师”。
舒服的圈子,恰恰是人生最大的陷阱。
就像投资人冯仑说的那样:
“真正能帮你成长的人,不会过多在乎你的感受。而是会在认知上碾压你,思维上颠覆你,让你时刻保持成长的痛感。”
最值得相处的,不是让你很快乐的人,而是让你变得更好的人。
如果圈子阻碍你的成长,尽早远离,是对自己人生最大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