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不合理,其实都是领导眼中的科学和高明。”——开篇箴言
01 “论资排辈”制度
就目前来看,在很多单位,论资排辈都是争议最少、效率最高的管理办法。因为很多时候,工作只要完成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干出太高的标准和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能力指标不好量化,单凭领导一面之词,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所以,论资排辈便走上舞台。毕竟别人年龄大、资历深,完成工作也不错,即便某个人很优秀,也没有底气一定胜过别人,大多数情况下,不敢提出异议。
我曾经供职的单位,连续两年都有人在提拔晋升的问题上告状,自从第三年以论资排辈为主导思路后,告状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这启示我们,小有才华和能力,并不能确保你获得提拔晋升,因为领导即便想提携你,也需要一个说服众人的说法和借口。所以,要么干出特别大的业绩,让单位和领导不得不提拔你,要么就遵循大众规律,慢慢熬到提拔晋升的阶段和资历。
02 “反复开会”制度
有的人觉得开会很烦,一天到晚大会小会,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很浪费做事的心情。
实际上,在领导眼中,开会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一方面,开会可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防止大家思想抛锚不重视;另一方面,开会也可以明确分工、划定责任,防止相互之间的推诿扯皮。
作为普通员工,你觉得开会让人厌烦,但当你走上领导岗位的时候,你也会认识到开会的重要性。搞不好,你还会变本加厉,有事没事开一会。所以说,换位思考,一切都是那么清晰和明朗。
但是,开会不是漫无边际的废话和消磨,不管你是什么层面的领导,都要尽可能地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充分准备,提前做好构想和谋划;二是会议重点在于统一思想、划分责任以及明确保障,不要为了开会而开会;三是要做好开会的后续动作,搞好监督和执行。
03 “末位发言”制度
为什么开会的时候,职级最低、地位最低的人要率先发言?
因为“一把手”先发言会有很多弊端。一方面,“一把手”的观点和想法会严重影响其他人的想法,其他人在发言的时候,会趋于和“一把手”的观点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一把手”率先发言,会让其失去对会议的全面掌控,一旦涉及到敏感事项,大家的观点分歧较大的时候,不好统筹协调和把握。
所以,见微知著,通过开会发言的顺序,可以看出很多东西。
如果你的领导一开始就亮明了观点和看法 ,即便他再三强调不要受他观点和想法的影响,你也不要听他胡说,你只需要赞同支持他的观点就可以了。毕竟领导的真实意愿,就是要其他人同他保持一致,否则他就不会率先发言了。
04 “逐级汇报”制度
有时候,你会不会觉得事情已经很着急了,但还是要逐级层层汇报,对这种工作程序和方式,很是反感和讨厌。
常言道,存在即合理。一方面,在某些体系中,流程和规矩比工作结果更重要,结果可以不圆满,但程序和流程必须走到;另一方面,你认为非常重要着急的事情,也许在上级领导眼中,就是个芝麻点大的小事,即便没搞好或搞砸了,也不会有什么深刻影响,不需要太着急。
其实,按规矩和流程做事,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有时候恰恰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因为按照规矩和程序,出了问题你还有推脱的余地,不需要负主要责任;而不按规矩和程序,一旦出了问题,所有人都会把责任推到你的身上,谁叫你不按规矩和程序办事。
05 “层层加码”制度
相信很多人都饱受层层加码的痛苦,明明最开始没有这么多的要求,怎么几通会议下来,要求变得越来越多,标准变得越来越高。
比如说,上级组织开会,明明通知的是2点半到位,怎么层层下来,就变成2点钟到位了,硬是被“码”上了半个小时。
其实,换位思考,你就会明白这个道理。对于不参与具体工作的领导来说,怎样才算是态度端正、重视工作?我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及时迅速地开会,统一思想,另一方面就是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再说了,上级的标准和要求,谁敢说一定领悟得准确和深刻,万一你提的标准和要求不够,间接降低了上级的要求,那出了问题谁来负责?所以,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层层加码就是成了一种非常正常的职场现象。因为当你成为领导的时候,你极有可能也会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