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其实也差不多。《三国志》的《诸葛亮传》要比《赵云传》丰富多了,接近一万字。但是,史书上的诸葛亮跟小说里的诸葛亮差得很远。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根本没有上阵打过仗,赤壁之战里的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等,都不是他的故事。
当然了,真实的诸葛亮肯定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在魏晋时期就很有名了,民间流传着很多跟他有关的传说,其中有一个流传很广,讲的是诸葛之死。我们知道,诸葛亮死在北伐攻打魏国的路上。他死后,蜀军秘不发丧,还鸣起战鼓,假装要攻打魏国。这可把司马懿给吓坏了,他赶紧带兵逃跑,蜀军这才有机会安全撤退。民间就有流传着一个段子,叫“死诸葛走生仲达”。
魏晋时期流传的逸闻趣事,到了唐代就成了诗人写诗的素材。唐末有一位诗人,写了一系列的咏史诗,其中有一首叫《五丈原》,写的就是诸葛之死。他很可能就是从前面提到的这个传说里来的灵感。诗的注释里还补充说,诸葛死后飞升了,所以司马懿占卜失误,才上了当。作者金文京推测,《演义》里诸葛亮之死的那段情节,就是从这条注释演变来的。
你看,“死诸葛走生仲达”本来是民众嘲笑司马懿的段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升级,变得越来越荒诞,跟占卜、飞升都扯上了关系。等再到了两三百年后唐宋时期的说书人嘴里,诸葛亮就成了具有超凡智力的神人。鲁迅先生说,《演义》里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多智”这个特质一开始就来自人们津津乐道的传说,又在一代代讲故事的人口中逐渐丰富起来。为了凸显这个特质,人们甚至把其他人用智谋获胜的故事安在他的头上,比如草船借箭,那本来是孙权的计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