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齐乐
台湾作家汪培珽说:"因为孩子太小,父母很容易就误会一件事。以为孩子有父母的陪伴就足够了。 你根本不知道,孩子有多需要手足。 "
我,确实不知道, 甚至一度不想知道,直到后来……
一.猝不及防的二胎
是的,2018年,我生活中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是--生!了!个!二!胎!
要知道,虽然二胎政策放开了,可是很多人都说,"二胎是奢侈品,坚决不要!"这也是我之前一贯的理念和想法,没事儿要什么二胎,我家又没矿,放着好端端的日子不过,还要重新经历一次鸡飞狗跳,昼夜不眠的日子?更不用说带孩子的人手和精力都要费尽周折地安排和协调。可是现实却活脱脱打脸了,就在两个月前,我又叒叕地生了个宝宝。有人说"十个二胎,八个意外",着实这个"意外"被我碰上了!
就在刘强东妹妹因生产时羊水栓塞而去世的消息传来时,我正在病床上拥着刚出生没几天的老二喂奶,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如果在生娃前知道这个事儿,我可能会在进产房前写好遗书.......不管你什么背景身世,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面对生命的威胁时都显得苍白而无力,毕竟这几十万分之一的概率一旦遇上,绝对是无回天之力!
老二是在预产期前一周来报道的!就这样,生下老大四年后,我又进了一次产房,过程虽然不及《生门》里的惊心动魄,但还是经历也目睹了不少歇斯底里,我再一次体会到:每对母子/女都是生死之交,每位妈妈都是伟大的化身!
即使现在医院人性化地让爸爸陪产,但守在身边的"大猪蹄子"们面对撕心裂肺呻吟的妻子们,也绝对无法感同身受,只能手忙脚乱地给予一点精神抚慰和同情而故作镇定的眼神。他们可能永远都无法想象,十三根肋骨同时断掉的疼痛,足以让每个孱弱的女人,瞬间蜕变成坚强和隐忍的化身!
二胎的到来,确实让我猝不及防,然而也着实让我感悟和成长了许多,从开始时的纠结和犹豫,到后来的淡定和接受,这些都促成了我人生经验的丰富缔造。
既来之,则安之。异常纠结的那几天翻出了台湾女作家汪培珽的书--《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里面描述了许多二孩家庭的温馨画面,瞬间被萌化了,原来“手足之情和父母的陪伴截然不同,孩子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而大宝已经四岁多,已经上了幼儿园,二宝到来的时机也恰好,或许Ta就是老天给予我的一个惊喜和礼物!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赐她手足。”我承认,这句话也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从一个独生子女拥护者变成了一个温情四射的二胎老母亲。
纵然二胎路上有许多的艰辛和手忙脚乱,但是我很庆幸又拥有了一个宝宝,也很珍惜再次跟一个新生命一起蜕变和成长。在二胎怀孕和生产过程中,我感悟和思考了许多。
二.相对于一胎时的谨小慎微,二胎的孕期更加淡定自若。
既然决定生下ta,我就按部就班地开始产检和建册,但是二胎比一胎多的是从容和淡定。前期孕酮低?放松,别在意!没吐没恶心,从容度过三个月。
两个宝宝都很心疼妈妈,两次怀孕,前三个月都不是很难过,没有剧烈的呕吐和难受,偶尔的几次干呕提醒我,有个小生命正在肚子里开始萌芽成长。而我却没有躲过"孕酮低"这个魔咒,怀老大的时候,非常谨慎,外加提心吊胆,尤其看到“先兆性流产”几个字,吓得赶紧跑回去乖乖吃药,老二的时候就淡定很多,尤其听到港大医院的医生明确表示,孕酮并不是一个衡量指标,要顺其自然。于是我就很淡然地没有放在心上,没做任何人为干预,不知不觉顺利度过了俗称"危险期"的前三个月。回头想想,还是因为心态放松了,问题便迎刃而解。
孕中期也没有刻意补充营养,每天照常背着七斤重的电脑包挤地铁上班,什么唐筛、无创、大排畸、血糖都一路绿灯闯关。孕晚期我最在意的羊水指标也非常正常(怀老大的时候,孕32周后羊水就开始不明原因地减少,每天喝水喝到吐,到最后还是不得已提前催产~~)。
正当我窃喜这可能是个天使宝宝,一点都不让为娘的担心时,32周B超就显示出了胎位不正,这着实让我的心咯噔了一下,体会到了一胎顺产的好处,纵然不想到了老二再在肚子上挨上一刀,脐带绕颈一周也没有办法做调整操,医生又是四个字--“顺其自然”。嗯,不管了,上班、带老大,生活按部就班,谢天谢地,37周时宝宝自己转到了头位。
可能是我太不注重饮食了–淡定过头就是不负责任,孕后期,严重的贫血找上了我。严重到什么程度呢?用医生的话来说,就是基本上只有百分之五的孕妇会严重到这种程度,贫血四项里的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以及265羟维生素D的数值全部都低于标准值以下。
"欠下的总是要还的!"后果就是––我要连续去医院打七天的针,正值十一放假前夕,老妈要回老家一趟,于是为了每天那么一小针,我挺着八个月的肚子,每天下了班从幼儿园接了大宝就直接打的去医院,有时候太累不想去,就等到老公晚上回来开车去医院,后来大宝都对打针的流程轻车熟路了,而我的身上也密密麻麻扎了七个针眼。其实,真正考验的还在后面,这些小毛病,跟生产的经历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之一毛。
三.比一胎还长的二胎生产过程
生二胎前,无论医生还是朋友都会告诉你:"二胎会比一胎生的快,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确实,我的两个闺蜜,二胎产程都是三个多小时,从发作到娃呱呱落地,一共就三个小时!真堪称火箭的速度!
然而,还有句话说,"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不一定会在你身上奏效。"天晓得,这句话确实在我身上印证了了!!我的二胎产程整整是一胎的两倍!生老大才用了10多个小时,老二却整整24个小时!
整39周那天,恰好是周日,早上起来发现见红了,但是肚子还没有疼的迹象,赶紧起来检查了下待产包,又趁着没有阵痛的时候赶了几篇稿子,中午过后,还在敲字的我,被一阵姨妈痛搅得没了思路,边码字边算着阵痛间隔时间,发现时间不是很规律,于是我淡定地撑到下午四点多,宫缩的疼痛有所加重,十多分钟一次,韩先生有点坐不住了,于是打包待产包,开车去了医院,路上反而感觉宫缩又减轻了,到了医院挂了产科急诊,果然跟自己感觉的一样,宫口没开,但是宫颈已经开始软化了。
医生建议做个胎监看看,没问题的话就可以在医院等到晚上再看看情况,做完胎监,下午五点多,看着时间还早,医院又离家很近,于是也没在医院待就直接回家了,回到家又认认真真地洗了个澡,把老公的献血证带上(女人生产就是走鬼门关,谁能保证万无一失呢),万一大出血还能派上用场。现在想想,当时也没觉得多紧张,就是把所有的后果都考虑到了。
到了夜里十二点,肚子疼得有些加重了,就像有个东西把肚子里的五脏六腑搅在一起,基本上七八分钟一次宫缩,赶快叫醒了老公出发去医院,到了医院一检查,开了三指!从医生的言语中透漏出,二胎妈妈开了三指可不得了,说不定一不小心就生在了急诊室,于是,赶紧办理了住院手续。从急诊室到产房还有一段距离,一位四十多岁的护士迅速推过来一个轮椅让我坐上,说是从内部通道送我进产房,顿时心里涌起一股暖流,阵痛都舒缓了(想当年一胎哪有这个待遇,到产房都是一步一步艰难挪过去的),趁着阵痛的间隙,跟这个护士聊了几句,她说让我放宽心,整个医院都是现代化的产床和设备,医院的产房有13间,有两间是双人产房,其他都是单人间,而且还可以进去一个家属陪产,一般都要求老公进产房。
几分钟后,我被推到了待产室,于是,被贴上了一个标签-“二胎三指”,幸运的是,到了凌晨12点左右,刚好有一个产床空出来(当天生孩子人的特别多,刚进去的时候产房全都满了),我就被送进去了,没那么幸运的是,我进了一个双人间,而且另外一个产妇已经宫口全开,助产士正在接生,这个时候家属是不让进的,也就是说我的家属也只能等到这个产妇顺利生完之后,才会被放进产房陪我。一个人躺在产床上,听着旁边的产妇生娃,我的阵痛的力度也开始加重。
这时候来了一个医生问我“要不要打无痛?”,第一次来问我的时候,我坚决摇了摇头,“不用,我还可以坚持!”或许是一胎的超快生产给了我信心,或许是当时还没痛到生无可恋......
生产前几天,韩先生(老公)就说,这次坚决打无痛,不要那么受罪了,我却不置可否,一胎都没打无痛,传说中产程更快的二胎我就坚持不了吗?
事实证明,无痛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很快,不想打无痛的我就啪啪打脸了,半个小时后,我开始在产床上疼得瑟瑟发抖,冷汗直冒,助产士又过来问我要不要打无痛,我坚决地说“打!”好吧,助产士通知了蹲守在产房门口的韩先生:“你老婆要打无痛。”韩先生连忙点头,“没问题,坚决打无痛!”
注意噢,是“通知”家属,也就是所有的决定权在产妇自己,包括在协议书上签字,都是我忍着疼痛,颤抖着手签下的。
现在的医院真是人性化了许多,给了产妇绝对的主权,即使家属在旁边也只能"附议",产妇的感受才是第一位的!
之前,我对无痛分娩已经有了几分了解,无痛分娩在医学上叫“分娩镇痛”,就是麻醉师将麻药注入产妇的腰椎间隙,并置入一根细导管,导管的另外一端连接电子镇痛泵,可以根据疼痛的程度自我控制给药,这个技术在国内已经很成熟。
于是,我很淡定地等待医生过来打无痛。麻醉师让我侧躺着蜷成一只虾的形状,但是,当针往腰椎扎的时候我还是紧张得要命,以致于麻醉师扎了三次才扎进去,酸疼酸疼的感觉,但是这种痛比起宫缩阵痛真的不算什么。
打上无痛,我整个人放松下来,医生说,“你可以睡一觉,保存体力”。纳尼?旁边产床上还有产妇在嗷嗷叫着生娃呢,我就算睡着了梦里也是在生孩子,更何况头顶一盏明晃晃的大灯照着......就这样,我眼睁睁地“听着”旁边的生娃直播,“看到孩子头了,再加把劲就出来了”,“出来了,小乖乖”,“嗯,六斤一两”,旁边的产妇瞬间常舒了一口气。
旁边产妇生完孩子,我老公也被放了进来,我想闭上眼睛睡会儿,可是明晃晃的灯在头顶上照着,根本就睡不着,身上也是各种“绑架”,左手臂扎着滞留针管,比一般的针都要粗,动一下就好痛,右手臂测着血压,肚子上绑着胎监带,就差鼻子里输氧气了(其实,后来还真的输了氧),连换个姿势都要挪动半天。虽然打了无痛,但是宫缩阵痛的时候,还是有感觉的,只不过感觉没那么明显,看着仪器上的宫缩数字往上蹦,我的肚子也一阵一阵发紧。
又过了几个小时,医生过来检查,才开了四指。What?有没搞错?都几个小时过去了,才从三指开到了四指,要知道旁边产床上已经接二连三送走了三个产妇了,韩先生被赶出去又放进来N次了,我这是要继续旁听别人生娃的节奏?
快天亮的时候,医生过来检查,竟然还是四指,她有点不淡定了,直接打电话给主任:“11号产床二胎产妇的产程没有进展,要不要干预一下?”
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个美女医生带了一个小实习生过来,医生说胎儿头还有点高,建议先进行人工破水(就是医生用器械把羊水膜扯破,以便加速宫缩),然后坐一坐瑜伽球。美女医生态度很温柔,又有过一胎人工破水的经历,我也没有很紧张,但是要下床坐瑜伽球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心慌、头晕、出虚汗、浑身无力,医生紧急给我输了氧气,吃了点流食,休息了一会儿,三个人(美女医生、实习生、韩先生)就把我架到了床边的瑜伽球上,忍着虚脱的难受,我坐(颠)了十几分钟瑜伽球,这期间,美女医生被其他产房叫走了,她把小实习生留下来,还温柔地叮嘱我们说,“我就在旁边产房,有事情随时过去叫我。”这么几句温柔的叮嘱,就让我瞬间把心放下来了~~从瑜伽球上下来,美女医生过来检查了下,"哇,宝宝的头终于下来了,而且宫口全开,准备接生!"(God,万能的瑜伽球)。这个时候我来了精神,有了一胎的经验,又提前了解过生娃时该怎样用力,配合医生用了两三次力就把宝宝顺利生出来了,跟一胎比起来,这次生产过程中,我没有叫一声,没有喊一句,因为打!了!无!痛!确实没那么痛!想起生一胎时疼到世界黑暗,生无可恋,大喊大叫进了一肚子气,生完了肚子还鼓鼓的......
说一说让我又爱又恨的无痛:虽然打了无痛,大大缓解了生产时的疼痛,但还是有一些弊端,比如你要忍受长针扎入骨髓膜之间的疼(虽然这个痛跟阵痛比起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打上无痛之后要定时关注产妇的血压,产妇只能进食一些流食,个人感觉无痛会使得生产过程持续得相对长一些,生完后我的右腿麻了两天。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而且国内的无痛技术越来越成熟。对于是否需要打无痛,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产妇的耐受力权衡之后做出选择。其实我感受最深的是,在最生孩子没有尊严的时候,最让人欣慰的是,让产妇自己决定是否要打无痛。人格上的尊重对于产妇来说是最好的安慰。
两个孩子带给我两次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每次从屎尿屁中抬起头,无意间看到孩子天真的笑容,我都会感叹:两个孩子是这辈子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