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密切联系群众、教师走访家庭”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班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实施方案,科学制定班级家访计划,合理安排各学期家访工作量,并通过告家长书、短信等形式告知家长家访安排。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利用课余、周末或寒暑假进行家访,确保每一学年内学生家长受访率100%。其中,班主任每学年家访学生数量不得低于本班学生的50%;科任教师要全员参与,共同承担;特别是党员教师要积极参与,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每次家访结束,要求家访教师及时向学校提交家访情况登记表及相关图片。
登门家访,几乎“失传”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上门家访是一种很常见的家校联系方式。笔者就曾经多次到所教学生的家里登门家访,通过家访确实了解了许多在学校无法了解的情况,解决了不少孩子们存在的问题。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班主任登门家访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电话、短信、校信通……家长除了参加家长会能见到老师外,很少有机会与老师面对面交流。
是什么原因使得传统登门家访渐行渐远呢?
首先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校联系方式更加便捷、多样。上世纪九十年代,连传统的固话都没有普及,老师要了解情况,唯有登门家访。近30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电话、短信、校信通、QQ、微信等成为家校沟通最便捷的方式。通过微信等,不光传递文字、语音信息,甚至可以很方便地传递图片、小视频。这些沟通方式成本低、高效快捷,深得老师与家长的喜爱。
其次,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去,家里来了客人,大家一定会炒上几个菜,热情招待一番。今天,人们更多地会选择到饭店招待来客。家庭成为一种更加私密的空间。一些家长并不希望陌生人到家里来。为了迎接上门家访的老师,有的人可能要请上半天假,仔细打扫、收拾家里的物品,以防止留给老师不好的印象。也有一些家长担心老师的家访给孩子带来压力。所以,一部分家长并不希望老师登门家访。
其三,登门家访必然额外增加老师的工作量。由于学生数量多(我市许多学校班级学生都是60多人),老师的日常工作已经十分繁重。上门家访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在工作时间之外再挤出时间、精力到学生家里家访,必然增加老师的工作负担。以家访一人用时1至2小时的低标准计算,访问全班学生就要占用老师上百小时的业余时间,而且还要面对一些家长的不理解。
登门家访到底还有没有价值呢?
而今被广泛使用的“电子家访”,虽然确实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传递功能。但它是否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登门家访呢?笔者认为:无法取代。
尽管传统家访会给老师增添不少负担,但不可否认的是,家访的确是全面了解学生最有效的途径,对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环境有很大帮助。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果只是通过电话、网络去听取家长反馈的一些信息,很可能了解到的只是一些片面的信息。因为家长的描述会过滤、遗失许多信息,一些不完整的、甚至“失真”的信息,会使老师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教育效果。
此外,家访也更容易让家长包括学生本人感受到老师的责任心和关爱,是一种深度的感情交流。当班主任叩开学生的家门时,面对老师的拜访,孩子与家人的感受一定是一种温暖,而这种温暖显然是电话或QQ无法传递的。前几日,笔者与几个已经毕业近20年的学生相见,他们还讲起当年去他家里家访时的情景,时隔20年,依然记忆犹新,可谓印象深刻。
如何让“登门家访”得人心?
1.家访应该与时俱进,要有“时代特色”。要不要到学生家里家访,需要征得家长和学生的同意。不是每一个家长都愿意老师到家里来的。毕竟要特意留出一个时间段,而且还要涉及待客之道等等。有人喜欢,有人讨厌,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管怎样,到学生家中家访,绝不能强求,需要有一个沟通的过程。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2. 登门家访,不能变成压在老师肩头的“又一座山”。有没有登门家访的必要性,每一位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心里都有一个判断。对于一些重点家庭,老师一定要登门家访(比如本次市教育局文件中列出的需重点关注七类家庭:一是留守儿童及单亲家庭;二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三是经济困难家庭;四是学习困难学生家庭;五是残疾学生家庭;六是心理障碍学生家庭;七是思想和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 但如果硬性规定登门家访的人数、次数,就必然会让老师们把家访当作“任务”去完成,增加了负担,也并无太大的实际价值。
老师登门家访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要诚忌虚
- 登门家访不是拜年走过场,更不能搞“团拜”,家访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 不是为完成任务,不能变家访为“假访”。
- 语言真诚,不云山雾罩。
2. 要敬忌慢
- 不训斥家长,不当面“提审”学生。
- 不告状,不责难。
- 不居功,不推卸责任。
- 多倾听,多协商,多鼓励。
3. 要清忌浊
- 动机单纯,不夹杂私利。
- 轻车简行,不找麻烦。
- 预约为要,不可莽撞。
4. 要隐忌张
- 不到家长单位。
- 尽量不在公共场所。
- 视需要决定是否要学生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