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首先一点,请相信,真传的一句话就在那万卷书里。

其次,这句话不是用来驳斥看书无用的。

而是觉得自己理解不了的书中内容,通过师傅讲解而获得解惑,感觉恍然大悟,感慨自己看了很多书都没看出要义,师傅一句话就解释清楚了。

无论你师傅是否看书,你师傅的师傅是否看书,追溯到源头都是个看书或者能够把这一门学问写出书的人。

有些书某一段文字只是为了描述某一个道理,有些书某几段文字只为了描述某一个道理,某些书甚至所有的文字都只为了描述一个道理。某些书一段文字也许就表达了几个道理,全在于作者。
能不能看懂,那是你自己的事儿,但是你不能说是假传。


文字记录用来传达思想

那有没有似是而非的,那当然有,鱼龙混杂,从来如此。
而且不得不说这部分书对这句话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比如明清以后,很多秀才无所事事又不愿意从事劳作,于是开始以此为生,带着自己的理解也开始写书,他未必是真的要写来误导人,写作是人家的自由,表达他对一门学术的看法理解也是他的自由,但是如果你自己不具备辨别能力,反而怪书误导了你,那自身就有一半的原因。

文字用来传达思想,传承学术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然而众人理解不同,产生歧义本身是最正常不过的事。

无论京房六爻,邵雍皇极经世,李虚中命数,滴天髓等等等,没有这些写书人,又哪来这些文化的广泛传播以及传承?

而这些写书的人哪个又不是博览群书,有自己见解和想法的人?

要想拥有自己的见地,真正把师傅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劝诸位还是博览广阅,取精去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