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体制使更多的人去强调职位、金钱、尊卑、辈分和面子。成功者就能戴面具,游走在各个角落,自然地接受下属对它的膜拜,然后继续戴着面具毫无尊严的去膜拜他的上属。
有共同价值观的人聚在一起,叫酒逢知己千杯少;没相同价值观的人聚在一起,叫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就是不喜欢应酬的最佳理由。
所以不需要也没必要迎合任何人,应酬任何人;除了家人与任何人毫无交集。这就心眼少,安宁多的原因,平淡的生活,足以带来心灵的快乐。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是不是能给大家带来点启示。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