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样的孩子才是优秀的,虽然大家也知道阳光、开朗、积极向上这些词,可一到生活中,却又往往喜欢和成绩挂钩。
在班级内,成绩好的孩子往往比较吃香,老师看得起,同学们崇拜,连家长也骄傲了许多,常常拿来做为炫耀的资本。殊不知这样的现象却害了一批孩子。致使有些学习好的孩子飞扬跋扈,骄傲自大。耐挫能力特别差,一遇到一点点小事,就哭鼻子抹眼泪,不能听一句批评的话,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我今年就遇到一这样的学生,他成绩优异,头脑灵活,还善思考,一些别人不会的难题,他很快就做出来。可这孩子有个特点就是爱哭。没考到一百分就哭,别的孩子考了八十多分都欢呼雀跃,他考了九十九分也哭,见不得别人比他优秀,他不会的题,别人会了他也哭,老师表扬别人而没表扬他,他也哭。另外老师的一个眼神,妈妈一句不经意的话他都会哭。有时因为妈妈给他多挑写了几个生字,他都会发一下午的脾气,不吃饭,使小性子。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但我知道真的出了问题。通过与他交流,才知道他对妈妈怨气很大,嫌妈妈给他报的辅导班多,压力大,根本就没有玩耍的时间。妈妈也从来不听他的意见,总是一个人说了算。
而另一个孩子则刚刚相反,他性格开朗大大咧咧,但成绩亦如此,常常是八十分万岁。平时在课堂上一遇到难题,就喊头疼,一下课就生龙活虎。作业总是勉强完成,不愿多做一道题,考试时一些很简单的题都做错,为此没少挨老师的批评,可平时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看到老师老早就问好,还特别爱劳动,总是爱帮老师干这干哪。跟他谈话知道他妈妈平时因经营饭店太忙根本就没时间顾及他的学生,采用放羊式管理,平时午饭都是自己在外面解决,妈妈只负责掏钱就行了。
不管是A同学还是B同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太少,关注不够。总以为孩子小,没有主见,家长全权代理,从没考虑过孩子的感受。我想,如果他们能多听听孩子的心声,那么孩子们会不会更幸福,也一定会表现的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