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一篇北大高材生关于拉黑父母的报道引起了热议。这个曾经的高考状元,12年没有回家过年,6年前与父母决裂,拉黑了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
在这片万字长信里,他讲述了父母“控制人生”的种种表现。
在他小时候,他的母亲将他打扮成女孩的模样,按照他们的喜好为他添置衣物;因为小学时不会剥鸡蛋,父母当做笑料讲给亲戚听,直到现在还拿来嘲笑他;他所有的朋友都是经父母介绍认识的,尽管后来考上北大考上美国的研究生,他的父母依然想把手伸到他身边。
在这种病态的家庭环境里长大,让他的生活能力、交际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可是他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错误,他们在培养一个高分机器,而不是一个正在长大的孩子。
这种近乎疯狂的“关爱”让他几近崩溃,最终他彻底爆发,与家人决裂。
正如《无声告白》里写道:
“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02
在很多中国家庭里都有这样的认识误区,他们认为孩子是他们的附属品,觉得自己有干涉孩子生活的权利。然而事实却是,在孩子成年以后,他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独立于父母的个体。谁也没有义务去完成父母规划的道路。
“没有活出自己的父母,总想去控制孩子的人生。”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太强,一直试图干涉孩子自己的生活,那结局无非只有两种。一种就是像开头的那个新闻一样,孩子与家人决裂,远走他乡。另一种就是把孩子培养成“巨婴”,毫无主见、逆来顺受。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控制欲极强的父母会一边事无巨细地包办子女的一切,一边数落孩子怎么还不能生活自理。
让你上学期间不要谈恋爱的是他们,让你毕业后早点结婚的也是他们;让你好好学习奋斗未来的是他们,让你安安稳稳找个工作的也是他们。
最后再告诉你:“你是我的孩子,我都是为你好啊。”
03
在《欢乐颂》里,关关就生活在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家庭里。
她是别人眼中的乖乖女,听话懂事、但不够有趣。她从小到大都在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大学的专业是父母选的,工作也是父母托关系找的,出门时刻要向父母报备,错过一个电话就引来无数担心和抱怨。明明是个很优秀的女孩,但是在工作上、感情上总显得有些自卑和敏感。
关关的妈妈是一个很强势的人。她为关关安排好一切,甚至替关关物色了一个她认为很适合的相亲对象,得知关关谈恋爱了之后,又迫不及待的要见见对方。在饭桌上问起了谢童的学历还有收入,听到回答后直接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意,最终引得谢童尴尬离场
当关关跑出去追上谢童的时候,是这个乖乖女第一次逃开父母的束缚。终于她突破了之前的那些条条框框,成了她自己。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04
在《向往的生活》这档真人秀里,有一期请来了宋丹丹和她的儿子巴图做嘉宾。本来是体验美好的田园生活,却在宋丹丹一通数落儿子之后让节目尴尬不已。
宋丹丹大清早看到大华在生火做早餐,就开始和自己的儿子比较,直言“我生了一个废物,你看看人家。”后来巴图也学着去干活,却只引来母亲的一顿嘲笑:“得了吧,你什么样我还不知道。”她甚至当着众人的面将巴图小时候的糗事当做笑料讲出来,看到巴图脚趾发炎,竟笑着说:“该不会是你自己啃的吧?这孩子打小就爱啃脚。”
她丝毫不顾已经羞红了脸的巴图,或许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她眼里的孩子已经是一个27岁的男子汉了。
这种打击式教育在我们身边很常见。几乎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他完美得不像话,成了我们无数次挨骂的源头。
比起挨打,那些嘲笑、讽刺、挖苦更有阴影,毕竟挨打只是皮肉之痛,而那些语言上的伤害就像一根刺,久久地扎在心头。
05
很多研究发现,童年时期的创伤很有可能会对孩子未来的生活产生影响,患得心理疾病的几率也会增强。
在心理学上,有种疾病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童年时期如果长期处于一个没有安全感、没有尊严的状态,长大后就会变得焦虑暴躁、敏感自卑,甚至会出现抑郁、暴力、自杀的倾向。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主人公松子,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
童年时妹妹长期卧病在床,爸爸不苟言笑。松子有一次偶然发现做鬼脸可以逗爸爸笑,为了讨爸爸的喜欢,松子不自觉养成了做鬼脸的习惯,以至于松子长大后在紧张焦虑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做鬼脸。她的性格也变得自卑敏感,这成了她人生悲剧的源头。
日本一位作家曾说:“一想到人类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能为人父母,真是太可怕的事。”
06
最近很火的《旅行青蛙》让很多年轻人初次体会到“为人父母”的感觉。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收好三叶草,为蛙儿子的远行做好基本的准备。至于他什么时候走、去哪里旅行、交什么样的朋友、带什么样的特产回来,这些都是你没办法决定的。
而在很多的中国家庭里,缺少的,就是这种恰到好处的界限感。
太多的父母喜欢把孩子的未来规划得像直角坐标系一样清晰,容不得孩子有半点选择。殊不知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懂得适时放手。
真正聪明的父母,会在合适的时间里得体地退出子女的生活。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试图掌控子女生活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