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上传中...]
(/storage/emulated/0/com.jianshu.haruki/images/.thumbnails/638143108-1590659503006.jpg)
今天读完了武志红的心理学专栏,读完了《被讨厌的勇气》,可真的算是读书日。
以下是书摘《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51个想法
推荐序二 自我的枷锁和解放
盲猜这位作序者是陈海贤
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引言
那并非是“世界”本身复杂,完全是“你”把世界看得复杂。
[插图]
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年龄相仿,是平等的研究者关系,这一点完全不同于把弗洛伊德视若父亲一样仰慕的荣格。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归谬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是这样吧?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如果之前没有阅读过武志红的文章,没有了解过弗洛伊德,没有知道《自控力》,可能现在已经被说服了,弗洛伊德宣扬归因论,武志红和《自控力》倡导归因不归罪。而这里却提出了“目的论”。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
弗洛伊德说错了
一直相信“殊途同归”,加入有时光机器让自己回到过去,是否虽然选择不同,最终还是到了同样的地方?你以为的“要是...,就好了”可能只是一个安慰自己的理由。
我们不可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可能让时针倒转。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说的太对了!我就经常有类似的想法
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为什么讨厌自己?
“殊途同归”
考生会想“如果考中的话人生就会一片光明”,公司职员则会想“如果能够改行的话一切都会顺利发展”。但是,很多情况下即使那些愿望实现了,事态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深刻!
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哲人:承认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想到王阳明心学,不求诸已,反求诸人
!
哲人:仅止于个人的烦恼,即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青年:先生,您还是哲学家吗?!人还有比人际关系更加高尚、更加重大的烦恼!幸福是什么?自由是什么?而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些不都是自古希腊时代以来,哲学家们一直追问的主题吗?而您刚才说人际关系就是一切烦恼之源?这是多么庸俗的答案啊!哲学家们听了一定会惊讶不已!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自卑感与自卑情节
之类的决心,那反而成了好事。
而另一方面,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青年:不不,这是一种正儿八经的因果关系!如果学历低,就会失去很多求职或发展的机会。
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例如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可以是班组领导,也可以是知名人士,其实就是在通过此种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也属于一种权势张扬、具有优越情结的特点。这些情况都属于“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海明威:优于别人并不高贵,高贵的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哲人: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是“拥有的心理学”,继而就会转入决定论。另一方面,阿德勒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律即自由,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自由是什么?我为什么不能获得自由?真正束缚我的究竟是什么?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从图书馆发现的这么一句话,就是:“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它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出现的一句话。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在他人欲求和自己欲求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人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这个世界,势必与他人交往,始终做不到“随心所欲”或者想象中的“随心所欲”。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见山仍是山,见水还是水。
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冥想,打破对未知的所有期待。
,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青年:辅导顾问不改变被辅导者的人生吗?
哲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不含敌意的坚决,好好谈一下。
吗?
哲人:没有关系。
青年:不是开玩笑吧!哪里有推崇不孝顺的哲学呀!
哲人: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青年: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不太相信“格尔迪奥斯绳结”的故事,人们对于成功的人总会敬仰,甚至会虚构出一些伟大的事迹来佐证,这不是科学。
而“格尔迪奥斯绳结”也成了一段有名的逸闻。
像这样盘综错节的绳结也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羁绊”,已经无法用普通方法解开了,必须用全新的手段将其切断。我在说明“课题分离”的时候总是会想起格尔迪奥斯绳结。
青年:但是,并不是谁都能够成为亚历山大大帝呀。正因为他切断绳结的事情无人能做,所以才会至今仍然作为英雄式的传说被流传吧?课题的分离也是一样,即使明白挥剑斩断即可,但还是做不到。
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当然,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奔涌吧,后浪
另一方面,父母或老师会给出一些“要上那个学校”或者“得找一份安定的工作”之类的无趣指示,这其实并不仅仅是一种干涉,反而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正因为关系亲近才会认真地为对方的将来考虑,所以才说不出“做自己喜欢的事”之类的不负责任的话!先生您也一定会像理解者一样对我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但是,我并不相信别人的这种话!这是一种就像轻轻拂去落在肩上的毛毛虫一样极其不负责任的话!假如有人将那只毛毛虫踩死了,先生一定会冷冷地说一句“那不是我的课题”
哎呀!先生您可既是虚无主义者,又是无政府主义者,同时还是享乐主义者啊!真是让人既吃惊又觉得可笑!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那就是只做“把马带到水边”的努力,是否喝水是那个人的课题。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记忆修复,心理学家真是厉害,可以不动神色的改变别人的意志,甚至篡改记忆。
哲人:这一点可以从“人际关系之卡”这个观点来进行考虑。只要是按照原因论认为“因为被打所以才与父亲不和”,那么现在的我就只能束手无策了。但是,如果认为“因为不想与父亲和好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那“关系修复之卡”就会握在自己手中。因为只要我改变“目的”,事情就能解决。
青年:真的能解决吗?
哲人:当然。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差点就被骗了!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表扬”背后的上下级关系和纵向关系。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有鼓励才有勇气
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阿德勒的理论,都不能断章取义。
孩子学习的事情,这是应该由孩子自己解决的课题,父母或老师无法代替。而干涉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预,做出“要好好学习”或者“得上那个大学”之类的指示。
另一方面,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来自一部小说。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那就根本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人生的意义,在于选择
[插图]
青年:……什么意思呢?
哲人:讨论已经到达了“水边”,是否喝水就看你的决心了。
青年:啊,阿德勒心理学还有先生的哲学也许的确想要改变我;我也许会放弃“不做改变”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