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讨洛阳(一)
秦王李世民奉诏自武德三年(620年)三月起开始进驻华州,招兵买马以做最后的战备工作。因为王世充此时已经在洛阳逐步扎下根基来,自立为“大郑皇帝”,年号“开明”。
李世民知道新王朝的建立永远是要伴随着血与火的。而像隋文帝杨坚那样靠着篡位来谋取天下而能享国长久的堪称凤毛麟角……现在隋室覆灭,而宇文化及在弑杨倓自立为“大郑皇帝”后不久,就在去年被窦建德出兵讨灭。
现在真正争雄天下的只有唐、郑及冀州王高士德、“大夏皇帝”窦建德寥寥数人罢了。所以说为了大唐帝国能够在这乱世的最后角逐中胜出,李世民必须做到平定诸侯以安四方。
于是李世民点齐五万兵马集结在凤翔,并且亲自在大校场训话:“本王奉大唐皇帝之旨即将兴师以讨不臣,愿诸将士与我一道奋勇冲杀,以定霸业!”诸将皆感奋:“秦王殿下挂帅,臣等愿效死力以报之!非战至一兵一卒决不收兵!”李靖自愿请令作为先锋官先提兵八千兵进虎牢。他的企图是赶在许军做足准备之前发动突袭,成则夺占虎牢关,败则做一试探性攻击,以为后续作战提供参考。
秦王李世民欣然允诺,他在临行之时嘱咐道:“王世充虽然僭佞妄为,但也是隋炀帝手里一员干将!当年他可是拖住了邢国公李密不少部队,你切不可大意。”李靖心里有数,故而很淡定地回答:“殿下之言正是臣心中所想。王世充用兵狡诈多变,不可不防。臣今提兵先于诸将出华州、潼关东进,就意味着九死一生!您现在可要着重防着太子,只有宫中稳定才能保证前线。”
李靖之军一出凤翔城,李世民就向关中及其周围所有大唐帝国疆域内各州县传令征兵。另外,对于即将投入虎牢关、洛阳攻坚战的部队做了重点性训练……
长安·东宫。
皇太子李建成针对这场讨伐战争也是做足了准备。他并非一无是处——当年晋阳起兵之后正是这个李建成领兵杀入潼关为后续唐军进占关中扫清了障碍。此外唐室初建的一切典章制度、律法条文及军中纪律皆有他的影子。因此,李建成开始竭尽全力为李世民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
齐王李元吉感到不解,他替那些东宫亲信问了一个问题:“秦王东出虎牢而讨王世充,那是个出力讨好还能积攒军功的事儿。太子殿下非但不阻挠他,反而全力支持?为什么?”李建成则笑着对所有人说:“非但孤支持他,孤要你们所有人都得支持他!现在是国家统一大业最为关键的时候,争夺太子不应该在此时进行。毕竟外患仍在!”
说到这里他严肃起来:“如果孤在此时与秦王争东宫,那么就必定会导致七年前那样的悲剧再度重演!当年废太子杨勇和晋王杨广不睦,最后不就导致了杨素借着隋文帝之手杀了高颎从而导致外朝诸臣分崩离析吗?!孤与秦王的事情说到底也是兄弟之间的事儿,跟他王世充没任何关系。孤可不会让外敌有可乘之机!”
齐王李元吉稍加思考也觉得有道理:“确实如此。如果此时不团结起来,那么不要说太子能不能保住,就是这唐室江山能不能坐稳都是个大问题。毕竟现在统一天下的可能性不只是大唐一种。”
到了同年五月,太子李建成手谕东宫六卫务必做好战备,要求一旦王世充西进有威胁长安的举动则可立即出击!为了避免猜忌(按说皇太子是储君,是不能够随意调动部队的),他还专门上奏李渊说明“兄弟齐心”的必要性以及自己为什么擅自点兵的理由。
李渊于是在五月十五日的早朝上将李建成奏折遍示群臣:“卿等如能同建成一般公忠体国,那么统一大业必定不远。朕愿诸位各司其职,共同努力达成最终的战略目的。”于是尚书令裴寂领衔,满朝文武分列两班齐声回答:“臣等谨遵圣谕!”
于是从此时开始,唐帝国君臣上下万众一心,开始决心从收拾洛阳开始一步一步荡平诸侯以安天下。
那么正在洛阳的王世充又在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