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断魂枪》

读《断魂枪》写感想这项作业任务,布置有些时日了,却迟迟没行动。一是最近被单位的一个征文任务困扰良久,没完成前难有心情;二是听伙伴们说这短篇很不好懂。

终于,闲下来且静了心看了一遍。感觉还好,大概能理解几分。

沙子龙的镳局已改为客栈。

开篇,点明沙子龙的镳局改成了客栈。让人不禁想知道为何镳局不再开,而做起客栈生意来。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激起了读者无限的探索欲。

接着,便缓缓叙述了当前的局势。

“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主权”、“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听说,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呢!”————这些句子,写出了晚清时期,即帝国主义列强入侵我国的动荡时局。这个时期,洋枪洋炮袭击轰炸我国的大门,传统生活和文明受到资本主义现代物质文明的冲击,迅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而代表古老东方不败的武功,怎么能与敌人的枪炮抗衡呢?沙子龙看清了形势,弃武从商,同时将一身绝世武功深藏于心。

但是,沙子龙的大伙计王三胜,他借用沙子龙的声望,在外面摆摊卖艺。一是愿意使人知道他们的武艺有真传授受,是受过高人的指教;二也是想借由外界迫使师傅大显身手,将他的看家本领——“五虎断魂枪”使出来。

王三胜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报出沙子龙的名号,再加上那条十八斤重的钢鞭,满以为这架势能唬住所有人,定能收获钱财或者掌声。

人群中却冒出一个老头儿。他小干巴个儿,披着件粗蓝布大衫,脸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黄草辫子。

老头这模样,一看就是有武功的。而王三胜,是个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他知道老头不简单,但他相信自己的本事。

两人简单过招后,王三胜落败。老头自爆姓孙,爱练,久想会会沙子龙。于是,两人前往客栈。

王三胜知道“枪”字在沙子龙心中有多大分量,用了激将法,告知孙者把他的枪打掉两次。

然而,沙子龙却客气地希望孙老者不必理会王三胜的开罪,言语中表明自己的立场及态度。

接着,孙老者开口,想领教沙子龙的枪法。沙子龙借由功夫早搁下,身上已经长了瞟肉。

孙老者为了沙子龙能传授他“五虎断魂枪”,主动献艺。孙老者武功不一般,获得沙子龙的称赞。

但沙子龙坚决让那条枪和那套枪跟随他入棺材,不会传给任何人。

孙老者离开了。王三胜和小顺们再也不去土地庙卖艺了。并且,从此后不但没再为沙子龙吹胜,还说沙子龙栽给了孙老者。神枪沙子龙被人慢慢遗忘。

而沙子龙,每当夜静人稀时,独自在屋里温习着他的枪法,但内心始终坚守着“不传”。

看完全文,沙子龙、王三胜及孙老者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对每个人物的外貌及心理描写,都是简洁明了,却非常有力度。

作者借用“五虎断魂枪”这个载体及事件,浓缩了当时的动荡局势。可以说,沙子龙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大众化形象。审时度势,当梦想与现实不相匹配时,生存大概才是王道。而个人喜好,只能深藏于心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因为这篇文章我是在喜马拉雅上听的,朗读者具有浓厚“北京味”语言风格。我反复听了几遍。可能老舍先生很注意学习古典白话...
    晓风知非阅读 1,212评论 5 48
  • (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读完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断魂枪》,刚开始以为这是一篇武侠小说,但仔细看了两遍才...
    甜果铺子阅读 2,042评论 20 100
  • 上学时我除了喜欢看琼瑶和席慕容的爱情小说,还爱看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家里有一本《碧血剑》我看了很多遍,很羡慕那些...
    梦萦绕之阅读 605评论 8 15
  • 《断魂枪》是老舍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反复读了几遍,愈发觉得耐人玩味。 小说开篇半遮半掩地透露了时代大背景。 “东方...
    寒江晓瑟阅读 1,168评论 24 56
  • 《断魂枪》是老舍先生的一个短篇,大概五千字,写了三个练武的人:王三胜、孙老者、沙子龙,三个人练武和对传统武术的态度...
    咸蛋螃蟹阅读 4,079评论 29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