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病理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成年人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并(或)伴有舒 张压在90mmHg以上,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并伴有头痛、头晕、耳呜、健忘、失眠、心跳加快等症状,即可确诊为高血压病。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病与年龄、 职业、环境、肥胖、高血脂、嗜酒、吸烟等也有关。一般分为肝火偏旺、痰浊上扰及肾虚火旺三型。
主穴:百会、曲池、太冲、然谷
百会穴
1. 所属经络
督脉
2. 位置
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3. 主调病症
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阳气不足,神经衰弱等。
4. 穴位图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取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相交处,按压有凹陷,即为此穴。一、肝火偏旺
曲池
太冲
然谷穴
1. 所属经络
足少阴肾经
2. 位置
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3. 主调病症
1. 月经不调,带下,阴挺;
2. 遗精,阳痿,小便不利;
3. 咯血,咽喉肿痛;
4. 消渴;
5. 小儿脐风,口噤不开;
6. 下肢痿痹,足跗痛。
4. 穴位图
5. 取穴方法
侧坐或仰卧位。先找到内踝前下方较明显之骨性标志——舟骨,舟骨粗隆前下方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症状
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干口苦,急躁易怒,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加人迎、大椎、行间。
人迎穴
2016-12-05
1. 所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
2. 位置
在颈部,结喉旁开1.5寸,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3. 主调病症
咽喉肿痛,咯血,气喘,瘰疬,瘿气,高血压。
4. 穴位图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头微侧,从喉结往外侧2横指,可感胸锁乳突肌前缘颈部动脉搏动处即为此穴。
大椎
行间穴
1. 所属经络
足厥阴肝经
2. 位置
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3. 主调病症
1. 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喎等肝经风热所致病证;
2. 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病证;
3. 遗尿、癃闭等泌尿系病证;
4. 疝气;
5. 胸胁胀痛。
4. 穴位图
5. 取穴方法
坐位或仰卧位。在足背内侧第1、2趾两趾之间连接处的缝纹头,按压有凹陷处即为此穴。
二、痰浊上扰
症状
看东西时感觉物体在旋转,头重如被布裹住一样,胸闷恶心,呕吐,清水痰涎,脘腹不适,胃口差,精神疲倦,舌淡,苔白厚,脉滑。加足三里、丰隆、公孙、脾俞。
丰隆穴
2016-12-05
1. 所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
2. 位置
外踝
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3. 主调病症
头痛眩晕,咳嗽多痰,气喘,胸痛,癫狂,痫症,下肢浮肿,腿膝酸痛,下肢痿痹,高血压等。
4. 穴位图
5. 取穴方法
正坐屈膝位。先确定腘横纹与外踝尖连线中点水平线,从胫骨前缘沿该水平线向外2横指,在腓骨略前方肌肉丰满处,按压有沉重感,即为此穴。
公孙穴
2016-12-05
1. 所属经络
足太阴脾经
2. 位置
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3. 主调病症
1. 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肠鸣,食不化等胃肠病证;
2. 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
3. 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4. 脚气等。
4. 穴位图
5. 取穴方法
侧坐或仰卧位。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1跖趾关节)内侧,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足弓),在弓形骨后端下缘可触及一凹陷(第1跖骨基底内侧前下方),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脾俞穴
2016-12-05
1. 所属经络
足太阳膀胱经
2. 位置
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3. 主调病症
1. 消化系统疾病: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胃溃疡,胃炎,胃下垂,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肠炎,痢疾,肝炎;
2. 其它:贫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肾下垂,月经不调,糖尿病,肾炎,小儿夜盲,荨麻疹等。
4. 穴位图
5. 取穴方法
正坐或俯卧位。取一线过肚脐绕腹腰一周,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第2腰椎棘突,往上推3个椎体(即第11胸椎),再从其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三、阴虚阳亢
症状
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头重脚轻,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干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涌泉。
太溪穴
2016-12-05
1. 所属经络
足少阴肾经
2. 位置
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3. 主调病症
肾脏病,牙痛,头痛目眩,咽喉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支气管炎,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关节炎,手脚冰凉,手脚无力,风湿痛,内踝肿痛,脱发等。
4. 穴位图
5. 取穴方法
侧坐或仰卧位。由足内踝尖向后推至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大约当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