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三年级一班的小朋友上《生日快乐》这一课,非常开心。
这课两个教学活动,一是学习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蛋糕;一是通过回忆过生日的快乐情景并画下来。我选择了第二个活动,当然,这个作业相对难一点,是记忆画,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主次安排,场景烘托,人物的动态神情等。为了让孩子们表现的时候容易一点,我选取了许多相关的作品图片提供给他们学习借鉴。关于人物的动态神情,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告诉他们:假设时光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你们已经长大成人,事业有成,我也正好八十岁了。我邀请你们来和我一起过生日,你们愿意吗?孩子们立马就答应了,很雀跃。于是,我被当成了寿星站在讲台上,小朋友们志愿上来扮演成年的自己,其他的同学注意观察台上人物的神态动作。好戏开场了。
“金老师,祝您生日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金老师,让我的舞蹈为您祝寿!“
“金老师,金老师……”
小朋友们争先恐后,有的用书当成礼品双手恭敬的奉上,有的唱起快乐的歌,跳起优美的舞,有的拉着我的手,暖心地说着知心话……
这个环节完了以后,我让孩子们谈谈他们看见的:
“他们好开心哦,眼睛都笑咪了”
“金老师八十岁了还那么年轻”
“金老师脸上应该有皱纹了吧”
“xxx跳舞跳得真好”
………
孩子们观察得还是很仔细,能看到他们的表情、动作,也能体会当时的心情。
为了画面效果的完整和丰富,必须要学会用遮挡关系来烘托情节。于是我又设定了一个环节让大家观察。
我邀请了六位同学上来为我庆祝,他们围着我,你一言我一语,下面的同学可是沸腾了:
“xxx,你把xx的脸挡住了!”
“xx,你把金老师的花裙子遮住了!”
“xxx,我看不见xx的手”
……
从他们的表现来看,我的目的达到了,我告诉他们,今天金老师的八十大寿过得非常开心,我会永远记得这一天!
乘热打铁,我在黑板上对刚才围着我的场景进行了示范画。当我画出我自己的时候。有声音说:“金老师好慈祥哦,先画xx,她在最前面,我们看得最完整;画xxx的时候,不要画她的脚,被挡住了……”
在孩子们的提示下,我画完了,孩子们激动地鼓掌,看着他们崇拜的小眼神,我也有些小骄傲和小满足。在参与和观察的过程中,构图、绘画的小问题被孩子们一点一点地认识到,也初步知道了该怎样规避。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让孩子们创作,孩子们兴致很高,很激动,有的就画的刚才的情景,有的回忆和家人一起过生日的情景,有的想象着有一天和小动物一起过生日……
最后呈现出来的作业仿佛让我看到的是孩子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
这节课的时间安排是不合标准的,在启发感受体验这些过程中,我用了约三十分钟,因为我觉得这只是一节随堂课,我们的目的是教会孩子们怎样去感知去表现,所以不必要拘泥传统的时间安排,合理调配,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让他们有价值地度过课堂四十分钟。而事实证明,这堂课是成功的,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了观察,在老师的引导中学会了表现。虽然画技还不能尽人意,但艺术讲究的是一种感觉,一种身心的修养,一种精神高于技法的领悟。所以,我依然为这些孩子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