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里有个姑娘,我们常调侃她是:真文艺女青年。酷爱读书,旅游,摄影。我们相识也是因书结缘。她大学之前就经常一个人出去走。
"你知道学校大门关闭是什么样子的吗?”她有天这么问我,我们高中是一处孔庙改建,我们是寄宿生,几乎全年早出晚归学习,从来没关心过学校里古香古色的大门。她接着说:"那天去凤凰订了很早的票,侥幸看见学校大门关闭的样子。"
读了大学之后,联系少了些。但从她的微博,朋友圈依稀可以知道她还是一匹野马,一两年自己走遍了好多地方。每个月都能看到她PO的照片,关于美食,关于美景。
这两年最火的一些网络梗里有不少关于旅游的#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说走就走##GAP YEAR#听起来都似乎很不错,关于旅游的畅销书也不少,前几年火的不行的Lonely Plante(孤独星球)也再次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加之 Airbnb之类的软件的大热,更是在旅行这把火上浇了一桶油。总而言之"旅游越来越方便便宜,大家也就趋之若鹜。"随着大家社交病越来越重,旅行也无法避免的成为了各种晒的目标。
我身边还有很多朋友,都喜欢把旅游当做一个TAG称之为自己的爱好。而我却是个不折不扣的OTAKU,能够呆在家的时候绝不想出去乱闯,日常几乎只和几个熟悉的朋友见面。也曾经出去玩儿,但不觉得是旅游,大多数时间是和父母亲人。朋友偶尔也问我:”*为啥整天老闷在家?*"平常在学校还没有太多感觉,到了寒暑假,看见各种朋友圈被刷屏,也偶尔考虑去哪里玩玩,会一直看别人的游记,后来慢慢的才想着问自己。
"我为什么要出去旅游?"
我一直觉得旅游总是不称心,不如意的原因或许是我一直觉得如果想要真的在旅行里面感受什么,一定是要遇见其他人的。和陌生人交流,听他们讲无数的故事,体会他们的心情,我们走向外面不就是为了感受更多不同么?这也就决定了,独自旅行无疑比结伴更能体会万种滋味。不幸的是这与我对陌生人害羞内敛的本质产生了内核的冲突,而结伴旅行则让人有封闭自我的感觉,仅仅局限于熟悉的周边,这并不能让我称之为真正的旅行。听Podcast的时候听主播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颇有感触。
“旅游一定是要长时间的,在当地住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体味和当地人相似的生活方式。"
既然在短时间里无法做到沉浸在这座城市,这片山水。那么我更希望所有旅行的人都能从其他人的嘴里,为这座城市着迷。当然我也不因为自己感到可惜,这是一种乐趣,但也不是强求每个人都能分享,但我希望真正喜欢的人能够不只是拍一些照片或者是在微博上发一张自拍同时还记得分享自己的位置这么LOW的事情,我相信最好的旅行者有着最好的输出能力,他们不只是有精彩的生活,而且能让读者欣然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