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
看完了《刻意练习》,感觉很多书都是基于这本书写的经验,是结合了理论和实践后的总结。
这本书再适合不过工作了的人培养一项技能了。
记得第一次对这本书感兴趣是看了艾力的《你的8760小时》,对《刻意练习》里面要有“好导师”和“反馈”印象深刻。
这次看完这本书主要贯穿的一个概念是后天训练潜能激发大于先天天赋。
就像伤仲永才思过人,最终也是“泯然众人矣”,确实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
而通过书中的大量案例论证从中有几点感悟,
一、在经验方面
在看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的时候对于求职中说到不一定要找和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多数的学生今后所从事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给了自己很大启发。
这在自己的工作尝试中证实这确实是对的,并且结合身边人的情况也是。而这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没有这个技能怎么办,毕竟工作需要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呀。
其实,很多人的起跑线都是在一个水平,之所以有差距很多时候是你的目标感、投入专注度和方式方法上,很多时候某些技能没有可以学变成有。
就像今天看的王蒙先生的《不争论的智慧》里面说到多学习,从生活中习得从喜欢的事情中习得,即使不是工作也可以培养兴趣爱好修养生性,那如果习得的技能能够帮助工作利于今后的发展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那这样看,刚进一家公司学历和经验稍微差点其实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还是学习力的提升。
二、潜力做事方面
很多时候学不好一个是目标感不明确,一个是不专注,一个是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很多时候在拉伸区训练很容易放弃,也会遇到瓶颈期,怎么度过这些瓶颈期是关键。
明确的目标→强烈动机→专注习得→成就感→(好导师)→(反馈)→做成事
三、自信方面
相信相信的力量,在动机里面除了做成事情之后的成就感会渡过停滞期之外,还有相信能做成可以。
其实,就像作者说的你的潜力很多时候是由你自己掌控的。
感觉这本书非常适合上班族看,很多时候上班时间长了容易疲倦这或许能找回最初的初衷和让工作变好的秘诀。
当然也同样适用于教孩子的父母看,可能这样的教育也非常适合培养孩子成就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