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心情不太好,一个莫名的快递短信意外的降临到我的手机。我莫名的向快递站走去,也算是散散心。
当拆开快递的那一刻,意外了,收到了小荐荐的书《给内心的小孩安个家》。起初,怀着一份希望飘渺又有几分侥幸的念头填了申请,不想小荐荐意外竟宠幸了我。谢谢,至今仍旧记得那天抱着这本书回来路上嘴角上扬的微笑。
很抱歉,种种原因今晚才写这份读后感。没有如约而至,我万分抱歉,希望现在还不晚。
起初,被这本书的名字吸引,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我一直觉得我的内心还住着另一个我,它如孩童般天真,如孩童般有好奇心。
当看到书的标题下写着一行小字:几乎能解决所有心理问题的钥匙。我不禁在想:是巧合吗?这本书就像是一剂解药冲入我的生活。
书中认为我们每个个体都是“阳光小孩”和“阴影小孩”组成,即每个人都有积极地一面和消极的一面。“阳光小孩”集快乐、幸福、爱意等正面积极的情绪于一身,“阴影小孩”集害怕、痛苦、悲伤等负面情绪于一身。而往往我们处理不好自己内心“阴影小孩”那小怪兽。书中有几点,我十分赞同分享给大家。
1、原始信任:
童年的经历会形成一种信念,积淀在潜意识里,深刻的影响我们的感受、感知和行为。阳光小孩和阴影小孩的性格基本在我们人生的前6个年头就已确定。当然,不排除例外情况的发生。
这个观点我无比赞同,因为我身边有位朋友验证了这一点。
我有个朋友经常会在他累的时候或者一个人的时候觉得全世界都不喜欢他,厌恶整个世界。仿佛与世界为敌,抗拒着很多事以此做无声的反抗。他至今记恨着一个同学,十分痛恨。他说他一直很自卑,憎恨别人说他头大。我不理解,他的头不大啊!一个男生欸,没听说过在意自己头大的,有什么好自卑的呢?
后来才得知,原来他小时候跟小伙伴一起玩耍,别人一句漫不经心并不恶意的话:你头真大!哈哈!他一直耿耿于怀,至今心里有阴影,他记恨那位同学至今。前几年有同学会我邀他一起,他拒绝了。理由是:我恨那个说我头大的同学,如果你要说我头大,咱们也绝交!
我没想到,小时候的一句话对他影响这么深,深到谈及这件事他满眼的恨意与自卑感。每每看到他的这种眼神我都感慨万千,不要对小孩子说一些负面的话,谁知道哪句话会影响他的一生。
现在我才明白:很多人长大成人后的种种行为,愤怒也好、自私也罢,很多性格中的缺陷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小时已然形成。现在的行为与情绪是孩童时代“阴影小孩”的映射。
2、原始家庭
阳光小孩和阴影小孩是童年与父母相处的产物,如果父母是温暖的、安全的、充满关爱的,孩子就能培养出自我价值感和原始信任,反之亦反。
这件事,也是最近一两年有的感触,而且感触特别深。
还是上面那位同学,有阵子他在社交网络中用十分恶毒的话语咒骂自己的父母,言辞十分恶劣,作为旁观者我实为费解。
因为他的父母我都认识,为人十分真诚,待人十分友好。他家庭条件比我家要好很多,但就是不理解为何他如此对待自己的父母。同时,他经常咒骂自己的亲戚朋友等等,甚至一度跟我说他恨他的父母,恨不得他们去死。我很吃惊!
他为什么会憎恨父母?
他爸妈平时生活十分节俭,是那种条件不错还十分节俭。在他们眼里,但是有用论,有用再买。钱要花在刀刃上,好像这句话本没有错,节俭也没有错。
他说,大学时候,他的爸妈对他十分严苛,尤其经济方面。每月只有500块生活费,我那时候是1000。他的家庭条件比我家好很多,可是父母顾虑到要给他买房等事就总是告诫他要节俭,不要乱花钱。他喜欢韩语没钱报辅导班,喜欢跆拳道不舍得花钱报培训班,甚至买件跆拳道道服也被父母指责浪费钱。
四年他就在什么都不敢放手干的时光中度过,他有去兼职,有一年清楚的记得他没回家过年,在外面兼职。他妈妈过年当天在家里思儿心痛,哭了好久。
后来,他工作了,有时候聊天他说不知道赚钱怎么花。从上海回家买个毛巾都从家里带,手机坏了只买了个两三百的非智能机。
这位同学至今不能摆脱这种观念,一方面痛恨自己的父母曾经这么苛刻对待自己,另一方面他有钱也不知道怎样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至今我们已经没了联系,因为他把我还有很多同学都删除了。我曾经看到他在空间中发:***(他爸爸名字)你个老不死的,该死!
比如他给我发讯息我没看到或者没及时回复,他就会十分生气:你是不是看不起我,读研了不起了啊?!
看后我也很无语,但是知道他很敏感也不敢说气话,担心刺激到他。
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还是很受用的。其实不妨自己观察下自己身边的小伙伴们,不难发现: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跟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那么这个人的品性、举止、性格基本上就可以映射出这个人的家庭状况。一猜一个准,这个我按照书中的解释验证过,哈哈,不失为找对象的好方法。看到一个人,了解一个人,了解一个家庭。
这本书还有很多方面值得学习,比如怎样学会与自己的阴影小孩相处,怎样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等等。我很感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关于一些我们日常出现的心理上的症状的一些解释与治疗方法,很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