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人们都觉得年味淡了,我想仅仅一句现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是不能完全概论这一“怪象”的。人们现在平时日常的吃穿用度跟过去过年才能有的“待遇”没有差别,这不假。
依稀记得八九十年代过年那会的场景是,农历十月十一月开始,母亲会逐渐的酿些米酒,等过了腊月十五以后,父母会忙得更紧凑些,现在少见的杀年猪,也是在这个时段进行的,杀完之后是腌腊肉灌香肠,灌香肠是个细活,一般是爸爸洗干净猪小肠,妈妈剁肉馅,我们兄弟俩试着用啤酒瓶敲一个灌肠的接口,瓶口那头塞进小肠,另一头塞肉馅,肉馅要塞得结实,得一边塞肉馅一边用筷子把肉馅往下挤压。
选一个赶墟天买糖,又是一个比较难忘的日子,以前什么送礼就送旺仔牛奶之类的还没出现呢,那时候拜年大多是每家送一斤的冰糖,那时亲戚也多,父母买的糖自然也就要多,买回来三十斤或五十斤,爸爸要把糖一斤一包的称好包上,包的有棱有角,像个饭盒形状,包好后,得在正面贴上一条红纸,已视吉祥。包糖都是用报纸包的,所以那时能有个亲戚在单位上班,过年的时候能给搞到些报纸,那是挺“骄傲的事情”。
年二十九三十陆陆续续就有人家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吃年夜饭的时候除了自己的至亲还会叫上隔壁邻居,这个时是父母最忙的时候,因为一般都得煮上三四桌的菜,这时婶婶和伯母也都会提早来帮帮忙。厨房一时好不热闹。吃完年夜饭,小朋友们就可以挨个洗澡,穿上父母精心挑选的过年新衣服了。每每想起还是幸福感满满。
而对于现在年味变淡一说,我是有自己思考的。我觉得首先应该是期盼的诉求在变,以前期盼的过年是团圆是相聚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一种传承;随意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人口的流动加快、城市化发展水平提高,使得我们的期盼诉求转变为如何能更好适应现代社会高水平发展的需求而改变。“向钱看齐”成了大多数人的唯一目标,为此在大家的意识形态中就逐渐有了看淡团圆亲情和传统文化的现象,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这些现象的转变不能很客观的评定对与错,因为它是我们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一种阵痛,我想随着有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一观念的转变,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将会更加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