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准备写有关参加同读一本书收获的分享稿,我自然想到《曾国藩传》,在写这个分享稿时我特意翻了之前的日记,在我人生最至暗的时间是《曾国藩传》这本书陪伴了我,是这本书陪我度过人生的低潮期,让我勇敢地坚持了下来。
现特意摘几段分享下大家体会我那时的心境,就能感知到这本书如何带给我的精神力量。
5月14号
至今天才真正体会为什么曾国藩是伟人。
面对困难知道自己要面对,精神要打足。但是那种身体的颓废不是你能控制,首先你吃不下任何东西,没有味口,导致身体乏力,手脚酸无法有精力。
因为思考焦虑过多,头晕睡不塌实,整天人无精神,永远没睡足,心想多睡会但是身体机制影响睡眠质量是很差的。
可想而知曾国藩面对九江大败时的各种打击,是如何夜不能寐,回家守制二年又是如何灼心,书中描绘他的脾气爆噪,描绘种种急火攻心。
我此刻犹如同般煎熬,前段时间我还是自信带坚持,最近没有任何进展,我种种迹象就是垮了,找不到自信的源泉。
曾国藩如何能面对困境走出来呢,为何能静下心读书反思自己呢?
而我呢?只有真正体会什么才是难,才能感同深受地佩服挺过困难的人。
5月18号
早上3点多醒来后想睡着可是心里有事还是睡不着,前思后想又拿起曾国藩书翻到中年变法章节,再次体会曾国藩当年的痛,想想人家为什么可以一次又一次坚挺过来,我却犹如疲命的人动不了,内心告诉自己不能输了,还是要坚强起来。
最后以一种说不出毅志力逼自己起来,洗脸、洗头终于来上班。
5月26号
晚上回家又看了曾国藩传。
书中描写:
“三更睡,五更又醒了,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成寐。
曾国藩最痛苦时期之一,雨花台大战焦灼了四十六天。
“粮道可危,寸心如割。旁皇绕屋,焦灼万状。
竟夕不克成寐,四更末即披衣起坐。”
这就是我当下的真实写照。
最终曾说“天下事,天意居半,人意居半”,努力做事成事,不要伤肝,身体是一切。
我应该学到这精髓。
(PS:现在的我是能吃得香睡得着)
6月10号
此阶段的我
咸丰七年,咸丰令曾国藩回家守制,名为守制,实则为弃用。
被解除兵权的曾在老家得不寐之疾,彻夜不眠,极端痛苦。
在痛苦中,他开始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反思,把自己起兵以来情形在头脑一遍遍的过。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寻找自身的致命弱点,总结以往。
在家守制的二年时间,对于曾国藩来说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质变,“大悔大悟”之年,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中年变法。
为他以后成为立功立德立言圣贤打下基础。
此阶段的我,年龄如此,重创如此。
一个阶段的心悸,也曾感觉生不如死。
调整后的内求,曾国藩写了一首诗:
“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
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PS:19年12月13日我特意让张宏杰老师在这页上签了名,他很奇怪,因为签名一般在扉页,我说有意义)
10月10号
青年时代的曾国藩是“人定胜天”主义者,非常推崇意志的力量,他认为人的意志是无所不能。
“天下事,果能坚忍不懈,总可有志竟成”
想想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我们,莫不如此!
而从经历咸丰七年被皇帝罢黜回家的大挫折后,“天命”开始出现在曾国藩的辞典中。
中年变法后曾国藩说:成功一半是看运气。凡成大事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很多的时候天命更难违,一个人的成功辛苦努力是一半,老天架势是一半。
以前的我虽资质平平还是牛气冲天,认为只要努力就不会输,不信邪是口头禅,没有敬畏之心。
失败之后才看明白,在各种各样的现实环境中,你的成功有偶然因素,有运气成分,而不全是你的能力你的努力。
还有很多不一一分享,就这样这本书被我翻烂了,也就是这本书陪我从2019年走到2020年。
如果你此刻遇到了重要的难关,请拿起这本书,我坚信你会和我一样,它将给你带来无群的力量和智慧,它会给你带来勇气面对人生的一切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