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傅雷,我国著名的法语翻译家,翻译的作品包括小说,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世界名著,还有很多美学著作,如丹纳的《艺术哲学》、《论莫扎特》。
傅雷一生爱好艺术,不仅在大学中教授美学课程,同时也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大儿子傅聪,也在他的熏陶之下,走上了钢琴艺术之路。
【关于本书】
《傅雷家书》出版于1981年,当年即成为轰动性的文化事件,不仅斩获各种图书奖项,更是被指定为全国中小学生的推荐读物。截止到今天,已经有20余个《傅雷家书》的不同版本,销量超过百万册。
《傅雷家书》首版只收录了一百多封信件,在之后的出版过程中,通过傅雷亲友不断的搜集整理,最终2016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傅雷家书》共收录302封家书。
其中大部分为1954年到1966年期间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信,少数为母亲朱梅馥写给傅聪的家书,此外还有父亲傅雷写给小儿子傅敏的家书,以及父亲傅雷写给儿媳妇(也是傅聪的第一任太太)弥拉的信件。在这些信件中,傅雷谈论艺术、探讨做人、讲述父子之情。
【核心内容】
1. 讲亲情:作为父亲,为什么傅雷在写给傅聪的信中,处处显得小心翼翼?
因为傅雷早年对自己的孩子要求极为严格,动辄打骂傅聪。直到20岁之前,父子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
但是,自从傅聪1954年出国学习以后,傅雷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教育错误。他在一封封家书中小心翼翼地向孩子赔礼道歉,忏悔自己过去对孩子的态度。
同时,傅雷还开始学习鼓励自己的孩子,甚至做孩子的恋爱辅导员,用自己和太太朱梅馥爱情故事中的波折来教育傅聪。就这样,傅雷终于从一名不近人情的严父,变成了一位和蔼可亲的慈父。
2. 讲做人:傅雷最爱教育傅聪的话,就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雷始终教育儿子不要成为金钱和名誉的奴隶。比如,50年代后期,傅聪在音乐上已经相当成熟,也有了自己的演出事业。但傅雷不断提醒儿子,不要成为经纪人的附庸,不要仅仅是为了钱而演奏,而应该以艺术为重。
但是,傅雷的很多教导绝非清高知识分子的空想空谈,他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自己所认定的这些做人原则,也丝毫没有回避问题,给予了傅聪切实可行的方案,让他既能够自食其力的同时,也能够完成自己的艺术理想。
更重要的是,傅雷希望儿子要成为一个正直、谦逊、有民族气节的人。
1964年,傅聪无奈加入英国籍,傅雷为此数月没有给儿子写信,直到傅聪第一个孩子出生,才提笔给儿子回信。就算在理性层面上,傅雷可以理解儿子的选择,但他仍然有自己不想妥协的对国家、对民族、对个体身份的坚守。
他在信中反复提醒儿子:“不要被西方的物质文明湮没。”
3. 谈艺术:无论是中国诗词,还是西方名著;无论是美学,还是古典音乐,傅雷无一不精、无一不谈。
傅雷在艺术方面给予儿子很多指导。比如,他认为音乐学习绝对不能忽视理论,要注重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平衡,同时钢琴家不应该只是钢琴家,更应该是音乐家、艺术家,所以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美术绘画,都要吸收学习,这样音乐演奏才能更上一层楼。
很多家长只要求孩子在技术层面上练好,而傅雷认为,技术不应该成为目的,而只是手段。傅雷在家书中反复教导儿子,要围绕着作曲家、艺术风格来磨炼个人技术,还要选择符合自身艺术品位和先天条件的作品来演奏。
不要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完美。此外,他还在家书里鼓励傅聪多去美术馆,去大自然,去外界多走动,而不是整天窝在房子里弹琴。
要通过对大自然、文学、美术等其他门类知识的吸收,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和音乐品味。
金句:
1. 傅雷在给傅聪的一封英文信中重申了自己对傅聪的期许:“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就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2. 世界上很少有如火如荼的情人能成为美满的、白头偕老的夫妻。
3. 傅雷一直在信中提醒儿子,不要被爱情冲昏头脑,只有平淡如水的感情才能保证自己不受到伤害,保证自己的艺术生命可以长久。
4. 傅雷有他老派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和自尊心,就算国外的物质条件和职业发展道路,要远胜当时的国内,就算在理性层面上傅雷可以理解儿子的选择,但他仍然有自己不想妥协的对国家、对民族、对个体身份的坚守。
5. 可以说,傅雷对儿子艺术修养方面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傅雷深知“功夫在诗外”的道理,知道仅仅把自己圈在音乐修养的提升上,只能是故步自封,无法取得质的飞跃;只有在整体艺术修养的提升,才能带动作为钢琴家、音乐家的傅聪在艺术品味和修养上的境界提升。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