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位好友发来一张图片问我,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我曾偶然在微博上看到过这段话,山东卫视主持人大冰写的一本书《乖,摸摸头》里面的几句。这前面还有大冰描述的他跟他的普通朋友之间的故事,最后用这几句结尾总结感慨了一番。只是我未曾深究过话里到底包含着几个意思,就觉得它很平实真切地描述了“普通朋友”这一普通又不普通的身份。
这么问我,我自然就仔细认真再去读了好几遍这段话。细细思索过后,果然,很不幸我还是没有什么顿彻顿悟,依然觉得它就是给了普通朋友四个字一份情怀,咖啡之中加白砂糖这样的道理。
我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在大学前的暑假,我在新生群认识了一个女生,湘潭人,一个专业。开始就是觉得茫茫人海啊考入一个大学还一个专业啊,多有缘分呐。我们在群里都很活跃,私下里聊的也甚是欢心,竟然发现对方还有很多跟自己一样的地方,比如明明都是老姑娘了还对童年男神哆啦A梦爱得稀里糊涂喜欢收集它的各种。 开学见面后,果然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吃饭逛街,聊天聊地,我买手机都去买了跟她一样的,仿佛觉得彼此就是一个自己。我们在路上相识,点头微笑,结伴而行。
但是我们不在一个班,不是一个寝室。一开始吃饭什么会叫上一起,上课时间不一样总不可能永远我上课就让你等着我下课一起吃吧。我们都熟悉了各自的室友,吃饭逛街上课都跟室友一起完成,见面的时间除了偶遇,也没什么别的了。我们同样都是闲不住的人,都加入学生会不同的部门,你忙你的我忙我的,大家都有了自己的事。基本上,大一到现在,更多时候就见面了就说句嗨,两个人相视一笑,擦肩而过。
但是我因此难过失落而不喜欢她了吗?并没有。这种关系,就是即使你们不联系,不见面,可是你也无法找出一个理由来否定它的存在。我不会因此而觉得自己失去了这个朋友,不会觉得我们关系疏远陌生了。我也不会觉得她对我要像跟她室友一样,什么时候都一起待着说着做着。我也不会在她需要我的时候就说你去找别人吧,我有事不空。有一次她心情沮丧给我发了一句“我好难过”,我真的希望自己马上就能坐在她身边。
可是明明我们可能曾经几个月都没说上一句话啊,这算哪门子朋友呢。这就是大冰说的“惜缘即可,不必攀缘”。据说,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相遇的可能性是千万分之一,成为朋友是两亿分之一。所以你说,我们能相遇,本就是这两亿分之一的幸运,这份缘,已属来之不易,何必要求每个人都成为知己呢我们两个人,一在一起,有时候就坐着,你想说我就静静听着,我不会去评论去告诫去劝说你不要怎么样要怎么样。我想说,你也静静待着我身边,陪我敬往事一杯酒。那种感觉,是很舒服的,不矫情不造作不糅合。尽管可能第二天我们见面又是轻轻一句嗨。
“缘深缘浅,缘聚缘散,该分手时分手,该重逢时重逢”
这就是普通朋友,你存在,我们不会如知己好友一般腻歪,我们也不会轻易走散掉。
然而,普通朋友,又不是那么普通。反而让我觉得,是最难交难相处的。
我们在路上走着,遇见的人一见如故的往往不只一个,而走着走着,最后可能都不见了。都说社会发展快,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其实变脸速度更匪夷所思。有时候,成为了朋友,一个看法不一样,一句小吵小闹,或着一天没有联系,这个“普通朋友”可能就永远消失变成陌生人了。再见面,你已经无法确认他是否还是那个他。
有种人,他们觉得朋友就是一不联系,关系就疏远陌生,要时刻保持联系,分享生活点点滴滴,这才是朋友。这种人,我觉得他们可能寂寞久了,更需要的是另一半的出现。做朋友,会有点累。
有种人,你们相识多年,谈天说地,什么事情都不藏着掖着直接说,你的糗事你的丑陋嘴脸,他们看的不少嘴上嫌弃你骂你却又在你倒下那一刻紧紧拉住你。你们熟到彼此家人都可以叫出对方外号,去他家就像回自己家。你们无论什么见面都是打打闹闹开口笑,无所顾忌。这种人,当然,你不用担心哪天没了,反正吵架总会厚颜无耻和好,绝交就像说我爱你一样挂在嘴边。这是知己好友,人生能真正得此一二,足矣。
最后这种人,既没有知己好友那般懂你,也不会某一天因失去联系而不见。你见或不见,我就在那里,一动不动。这是普通朋友,“我不奢望咱们的关系比水更淡泊,比酒更浓香。”
所以我也觉得,能有几个一直陪在身边的普通朋友,也是难得的幸福。
我想,那位好友心里也是明白这些道理的。只是他觉得大冰这话,说的实在对理,跟我一样,细细思索一番后,想得深了罢了。总的来说,我就是这么理解普通朋友这四个,看似普通,却不普通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