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年味儿”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纪的原因,开始喜欢回忆过去了。年关已至,就来说说年味儿吧。


儿时关于年味儿的记忆是父母给的新衣服和压岁钱。当时家里并不宽裕,每年一套新衣服就是最最好的礼物,压岁钱大多是平日里自己的劳动父母给记的账,然后再适当添点儿凑个整。不超过10块钱,但对当时的我来说已是巨资。因为知道来之不易,总会小心翼翼地交给父母保管,然后等开学时作为学费的一部分。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年初一,穿上新衣服,一手2毛钱的火柴,一手5毛钱一串100头的鞭炮,约上小伙伴,到属于我们的“景点”去撒欢。把鞭炮一个一个拆开来,用各种方式让它爆,每响一次,就有一次的快乐。没错,那时候,5毛钱就可以买到100次快乐。简单至极,却快乐翻倍。

长大以后,年前几天的忙碌记忆犹深。收收洗洗、打扫卫生、给大门换新衣—刷漆、备年货……虽然稍显疲惫,但仪式感总是要有的。除夕当天,贴春联、备年夜饭就成了我的主活儿。现在想来,父母好像总有忙不完的农活,尤其姐姐出嫁以后,我一个人包干了这些事。那几年总是忙到最后没了吃饭的力气。好在还可以借着春晚的乐呵气氛来消减疲惫。

婚后,年味儿就成了陪伴,陪父母,陪孩子。同样是新衣服和压岁钱。不同的是我给父母和孩子准备的新衣服和压岁钱。有点儿小遗憾的是,我和先生是不嫁不娶两边在的关系,只能轮流过年,即今年在我父母这边过,明年就在公公婆婆家那边过,不能同时陪伴两边的父母吃年夜饭。其实我们两家相隔也就10公里路,完全可以合过,但由于两边老人各有各的习俗,建议过几次都没能实现合过的愿望。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说儿时的年味儿是从年初一开始的,那长大后的年味儿忙碌于除夕之前一周,婚后的年味儿则陪伴于岁末年初。无论何时的年味儿,都有美好的记忆。就像此刻,抬头看看桌上的饵块儿和杆上的腊肉,一股浓浓的年味儿又扑鼻而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数数日子,距离大年三十仅剩下10天,而现在出门遇见熟人,打招呼的方式大多是这样的: “今年去哪儿过年呀?...
    宁汐漫语阅读 1,375评论 26 22
  • 年盼着盼着也就近了,外出务工的人渐渐返乡,街上行人车辆多了起来。街上卖春联卖炒货的吆喝声一声高过一声,到处张灯结彩...
    安远阅读 652评论 2 4
  • 小的时候,过年,意味着新衣服,新鞋子,放小鞭炮,吃刚打的年糕。被妈妈拉着去买年货,大扫除。 除夕那天,花上一整天准...
    狮肩瘦阅读 2,309评论 19 24
  • 马上就要过年了,又是一年终将尽。时间如流水,一年又一年,速度堪比火箭发射。现在越来越不喜欢过年了,过年意味着父母越...
    爬行者小蜗阅读 801评论 2 2
  • 你心中的年味儿都去哪儿了? 文/安小西 过年,在每个中国人心里,是一种抽象的存在。 它像是一个时间概念,预示着辞旧...
    安小西阅读 529评论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