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念你,可是我不能追随你。
十八岁,苏北参加高考,六月末,报考了一所广东的学校,其实她并不在乎学校在哪里,只是一心逃离家乡。转眼间苏北离开家乡已经六年了,苏北告诉自己,八年,八年就可以了。在广东再带够两年就可以回家了。
苏北的家乡在咸阳,一座很有文化底蕴和生活气息的城市。在苏北高中的时候,那时候老师要求写周记,苏北写了一篇文章叫“渭水泱泱,只是不能流经我的故乡”,那时候的苏北很傻很天真,并不知道“渭水泱泱”的真正意思,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渭水轻轻流过,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感情。以为自己唯美又有诗意,虽然那篇文章老师给了很高的分数,但是现在想想,估计司马迁、周文王和姜子牙当时都要笑醒了,一句求贤若渴的古文被解读成故乡之情。转念又一想,或许老师也知道,空洞无实的辞藻,却带着对故乡真挚的情感。
苏北的读书生涯堪称波折,小学换了四五个小学,初中离家进,结果刚毕业学校被拆了,高中直接外地住校上学,大学更是在离家数千公里的广东。大学毕业选择留在了深圳,一个人,离开大学熟悉的广州,熟悉的同学,来到陌生的深圳,苏北并不害怕自己一个人陌生地生活着,只是,每当晚上下班,走在回家路上的天桥上,看着下面的车流,看着右边的口岸和香港,看看左边的深圳地标,繁华的商区,拿出手机,拍一张天桥下的车水马龙,拍一张口岸来来往往人群的热闹,拍一张CBD建筑的冰冷,编辑好朋友圈,下一秒又删掉,关掉手机。
又或者偶尔,苏北会站天桥上站一会儿,想想如果此刻自己在咸阳,自己会做什么?
苏北想自己家乡的美食,想各种面食,各种小吃,想着如果自己在家里,那么就可以和家人,和朋友一起尽情玩耍,每天可以各种各样的事情,不像现在,除了孤独,就只剩下了空虚。
可是在家里,找谁呢,爸爸妈妈要工作不着家,妹妹大学要上课,找朋友吧,打开手机,看到上一次的微信消息还是二月份过年的时候,于是又再一次关上手机。带着失落,思念,更多是孤独走下天桥,回到自己租住的小房子。
回到家苏北直接躺在床上,再次打开手机,听音乐好了,APP推荐音乐《都市夜归人》,苏北听着听着想流泪,自己怎么会一直是一个人呢?自己明明不该这么难受,自己有可以想念的家人,有可以思念的朋友,可是为什么还是这么失落呢?苏北把自己的内心包围起来了,她守着过去的朋友不再联系,却拒绝结交新的朋友,她不再出门,下班就在租来的坟墓里静静呆着,期待着手机会不会亮起。
和新认识的人在一起,苏北会兴致勃勃地介绍故乡藏在街道角落的特色小吃,深圳不曾有的面食,家乡特色的风景,好玩的风土人情,苏北会一边回想,一边在记忆里走过家乡熟悉的每一条街道,尝一下自己想吃的东西,甚至期待见面的朋友的样子都会刻画在脑海里。同事兴致勃勃地想要去苏北家乡旅游,苏北也是开心的,于是苏北做了担任朋友导游的承诺,可是一个人的时候苏北是明白的,自己是永远做不了导游了。
来到深圳,就像是跳进了一个深坑,坑底有无限可能,所有的机遇和成就在你脚下等着你去摘取,可是渐渐地,你也出不去外面了,坑底是一个成熟的小世界,又或者,你从小世界跳进了深圳这个大世界,在这里生活,和外面相比,什么都没变,只有人变了。苏北一个跳进来,她不知道该怎么出去,她也出去不了了,她的人生和这个坑底给予她的价值和机遇紧紧地缠绕在一起,苏北的思念和这些相比,不值一提,于是苏北只好一个人承担孤独。
苏北也想过,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或者是几个朋友,和自己亲密无间,那自己应该是充实的,他们带给自己的是充实的,但是远离家乡的孤独还在哪里吧,孤独源自自己的不满足,只要离开了故土,孤独就一直存在,你看苏北是个理性的人,她分得清自己想要什么。
但是,苏北今天又感性了不少。
尘间北, 云上清,非公众号,只是写写我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