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这才是课堂最美的模样
文‖张爱敏
这一周上课,对2班几乎定位培养课堂习惯,坐姿,作业,听课,研讨,笔记等。没有好习惯,课堂一盘散沙,教学则劳而无功,没有学生互动的课堂,教师再精彩的“一言堂”都是无效劳动。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有如此的带班感受,如一个素质高和一个素质低两个班学生上课时,是有群体性差异的:前者上课,学生大部分人都很专注。即使专注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同,或思考、看书、动手做;或与别人研讨,在争论碰撞中得到启悟,不管怎样,最终都能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而后者则不然,要么上课铃响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才开始向教室飞奔,要么就是好长时间安静不下来,需要老师维持纪律才能安静下来;还有就是上课的前五分钟是认真的,安静的,五分钟后就状况百出了,有的聊天,有的玩游戏,有的走神,还有的打瞌睡。经教师反复提醒,大部分学生能再收起注意力听讲5分钟,5分钟后就又开始出现状况了。
二班目前的状况就是如此。怎么办?顺其自然吧,于心不忍;积极调动吧,收效甚微。但如果听之任之,它又会在教室里蔓延。所以,这种注意力不集中情况似乎是个顽疾,无论我们怎样管教,很大一部分同学就是改不了。
好习惯决定好未来。能否定心专注于一件事,是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重要原因,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能专注于某一件事。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家里往往也能做到做事目标明确,有条不紊,都有固定的时间完成作业,而且在做作业时往往能一坐几个小时不受外界干扰,直至完成;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则无论是家长盯、请家教,都不能让他们认真地、安静地做事情。所以,做任何事情,专注都是成功的基础,不专注都是败事之主因。
但培养学生养成专注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期不断地关注,给予鼓励与支持。如果一个孩子习惯很好,那么他的成绩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专注习惯在于平时养成,如一个孩子如果从小都能收到很好的家庭教育,被父母或者老师多次激励,优点被不断看见,不断被赋能,于是,孩子的行为逐渐被固化为一种优良的习惯;亦或源于家庭严格管教,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亦或是平时爱读书或者爱画画爱练字等迁移为专注学习。
作为教师,家庭教育的优劣,我们无法左右,孩子好比小树,什么时候浇水、施肥、剪枝都是有很强的时效性的,过期再补作用就微乎其微了。但我们是教师,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依然可塑。
我坚信我们的教育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形成一种氛围,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强制学生由他律逐渐走向自律,是可以培养出专注的好习惯的。
古语云,“动若脱兔,静若处子”,是说一个人动起来生动,静下来安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人最可贵就是思想,而思想的寓所就是安静的内心,安静的内心外部呈现的形式就是专注的好习惯,没有专注,一事无成,有了专注,想象和创造才会跟来。
所以,我想改变学生课堂上松松垮垮的局面。我没有讲大道理,而是背对学生说,大家看老师的站姿,等你50岁时能否这个模样,你知道怎么才可以这样吗?学生背不觉挺直,饶有兴趣地看着我。
于是,我给他们分享了我上学时的一些习惯,并讲述了大脑经常不思维的弊病,以及坐姿不端将来会导致走路的各种不雅姿态。
没有呵斥,也没有规则,只是真诚地相告,不知不觉中,台下的孩子都自觉把背挺直了,目光也不再游离。
我拿起手机拍下最美的瞬间,我期待它能化为永恒,更期待每节课都能看到学生如此美好的模样。
我期待!
今天,还有一个最美的瞬间,就是梁少博同学一口气把九年级上册的古诗文全部背完了!点燃,每一个沉睡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