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
卷一·九针十二原第一
4/10
原文: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泄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尖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原文译文对照:
~~~~~~~~~~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
九针依据各自不同的形状而得名,其分度以人体手指弯曲时,中指第二指节,其侧视角度、两端折线之近指背端头间长度,为一寸。
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
一是镵针,长一寸六分。
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
二是员针,长一寸六分。
三曰鍉针,长三寸半;
三是鍉针,长三寸半。
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
四是锋针,长一寸六分。
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
五是铍针,长四寸,宽二分半。
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
六是员利针,长一寸六分。
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
七是毫针, 长三寸六分。
八曰长针,长七寸;
八是长针,长七寸。
九曰大针,长四寸。
九是大针,长四寸。
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泄阳气;
镵针,其针头部位宽大,而末端尖锐,像个箭头,适用于放泄阳气。
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
员针,其端头犹如卵圆形,适用于在肉分之间按摩,可在不刺破肌肤的前提下,泻除分肉之间的病气。
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鍉针,其针尖锋利度如同黄米和小米,适用于按压经脉却并不刺破皮肤,以此导引、提振正气。
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
锋针,也叫三棱针,有三面刀刃,适合在有漫长病变史的病位行针。
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
铍针,其针锋之造型如同剑锋,适用于割排大型脓肿。
员利针者,尖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员利针,其针具造型像牛的尾巴——针尖处膨大如牛尾巴末端的毛丛,适用于治疗急性、突然性、暴发性的肿胀病位。
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
毫针,针尖之细长如同蚊子、虻蝇的口器,适用于补刺针法,可操作极其缓慢地进针,并可留针在皮下一段时间,以补实正气,治疗由于正气虚弱而疼痛或麻木的病位。
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
长针,其针尖锋利、针身薄削,适用于治疗皮下深处因风寒湿聚集而疼痛或麻木的病位。
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
大针,其针尖犹如木棍之端头,略微粗圆,适用于放泻关节里郁积的水湿。
九针毕矣。
以上就是九针各自的造型和用途。
~~~~~~~~~~
老黄历择吉,2023.12.29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3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5
推荐:猴子森林4:殖战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