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在指导别人如何练习口语(目前已经能够脱口而出),对口语的学习也有着许多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在这之前也走过非常多的坑,其实按照正确的方法去练习,基本不可能练不好口语。
那为什么口语这么难练习,练了这么久却发现没有什么进展?其实主要是我们从小的英语学习与"口语"其实是"背道而驰"的,我们说英语往往是卡顿,想中文在想英语,而且还不知道如何去表达,然后还一直纠结语法问题。
许多人从小学或者中学就开始学习英语了包括各种单词,句型,语法。但是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够脱口而出的与外国人交流呢?
我身边不乏很多过英语四六级的,甚至专四等等一些英语等级考试,但是说到口语却都是大家的痛楚。
其实在应试学习这种背景下,我们更多学会的是如何去阅读 ,写作。而不是去说,阅读只要词汇量够基本没有很大问题,作文许多人都是背模板,或者说许多模板往上套基本没有大问题。
口语更加讲究的是场景表达,就是用最简单易懂的表达方式,这就要求只要掌握生活词汇就行,那为什么过了四六级,甚至是专四专八,还是不会说或者说还是不够理想?或者卡顿,想中文然后翻译成英语在说出来,又或者总想着语法结构问题,去想脑袋里却没有很好的表达词汇去表达你的意思。。
我之前也问过许多口语非常的人,总结如下:
在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想他自己的母语,让自己完全溶入在一个外语的环境里面!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我们大多数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都是先想中文再去翻译成英文,这是正常的思维,但却是极其不利的方法!疯狂英语主张翻译教学法,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你只想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不想在将来从事口译方面的工作,翻译训练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语言不管是输入还是输出,都要求我们能够快速的反应,如果我们听到英文想把它翻译成中文,想了中文后再翻译成英语,会导致信息传递速度减慢,从而阻碍了我们利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目的;
其次,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区别很大的语系,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很难达成完全的一致,也就是说难以保证翻译后的标准和地道;等等。所以对所有想说一口流利英语的人来说,我对大家的建议就是:
学会用英语思维!
这里我顺便引入一个大家耳熟能详但却其实是一个什么模糊的概念,那就是:到底什么叫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疯狂英语的目标是让三亿中国人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那么衡量一个人能否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不是把一篇文章背的滚瓜烂熟然而卖弄出去就叫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呢?当然不是!可是我们似乎就是通过一些很短暂的片段来判断所谓的一口流利的英语,其实这是很片面的,因为你换一个话题让他讲,说不定他马上就会变得结结巴巴,这当然不能称之为“一口流利的英语”。
而我认为,衡量一个人能否讲一口流利英语的重要标志就是看他是否具有能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之前前听英语和说英语时是:
英语→汉语→信号→汉语→英语,
而现在则是:
英语→信号→英语,就是将英语直接转换成信息,然后又直接将信息转换成英语,达到了畅通交流的目的。
口语的学习如果没有好的方法可能耗费大量时间却没有显而易见的效果,甚至对口语的学习失去兴趣。
总结英语口语形成必经的六步进法(个人经验):
1.发音
2.场景词汇(积累常用表达)
3.听力
4.英语语素
5.中英思维转换
6.口语输出
感谢你看完了这篇文章,也很高兴能够分享经验,也欢迎对英语口语有兴趣的朋友互相交流。
码字不易,如果感觉对你有所帮助请点赞,收藏支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