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打开心智》里读到:记忆是思考的痕迹。我们不是因为强行让自己去记住一个知识点而把它记住,而是因为对它进行了思考,通过这种思考的过程,才能够真正把它牢牢记在脑海中。
深以为然,思考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轨迹。我们所记住的知识并非强制性地记忆,而是通过对其深度思考后自然留在心中。只有经过反复的深度思考,我们才能真正将知识牢牢地记住。
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见“死记硬背”这个词,不难发现死记硬背来的知识遗忘的概率非常大。只有经过主动深度思考加工的知识,才能够真正被我们记住。
女儿最近在背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化学公式,一开始她靠硬背,背来背去错一大片 。后来跟化学老师沟通后,老师引导她去思考这些元素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她一遍遍地拿着笔在草稿纸上,演示推导过程,我在旁边观察到她在推导的过程中一直在反复思考。后来再测试时,他已经能够准确地记住了那些复杂的周期表和化学公式。
原来,在思考和探索化学知识不仅帮助她将知识铭记在心中,而且更深入地理解了这些知识的本质和属性。这个思考的过程帮助她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和记忆,使她能够更自然地运用这些知识。
所以我们可以说思考的轨迹就是记忆的轨迹。只有当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度思考并理解它时,我们才能真正地将它记住在心中。因此,只有经过思索步骤,我们才能真正将知识牢固地印刻在大脑里。
记忆是思考的痕迹,这是我们在学习、成长和自我提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写作和个人成长方面实现这一原则:
001、阅读方面:在阅读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浏览文本,而是需要积极思考和理解。在阅读时,可以提出问题并思考答案。
例如:这个观点是什么?它为什么重要?我怎么看待这个观点?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所读的内容,并将信息更好地记住。
002、写作方面:在写作过程中,通过思考将信息进行组织和整理。写作是一个将思考具体化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所写的内容,并将信息更好地记住。
所以在写作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并思考答案,例如:我要传达什么信息?这个观点为什么重要?这个论点如何支持我的主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003、认知思维方面: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通过思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
例如:我为什么做出这个决策?这个决策有什么后果?我如何从这个经验中学到东西?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记忆是思考的痕迹,这是我们在学习、成长和自我提升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通过在阅读、写作和个人成长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记住信息,更深入地理解它,并将它应用于实际生活中。